第157章 实验前布置(2 / 3)

新让这些人准备的其实都是些简单的化学原材料。

大概就是些冰醋酸、硝基苯、苯胺、醋酐、乙酰苯胺、氯磺酸、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对氨基苯磺酰胺,这些化学品,在日本高度发达的社会,很容易找到这些化学用品。

尤其是农科院的实验室基本也都有存货,王自新派不同的助手,把那些有的是半成品制剂准备好。

有前期十万美金发放过后的成果,这时候就展现出来了,这些个助手拿着王自新的纸条,也不多废话,直接就去准备东西了。

这些高知识的助手,根本就不用王自新再叮嘱这些化学制剂长什么样,更不用介绍那些化学制剂平时都是干什么用的,这些人基本都懂。

如果王自新在国内,还真没有这样听话的工具人可以使用,就算找几个稍微懂些生物化学的人员,还会有一堆的疑问等着王自新。

比如有些半成品找不到,再比如需要这个做什么用等等的问题。

王自新这时候哪有时间从头解释,就算解释了,在这个时代最前沿的科学,他们也真理解不了那么快。

这时段的旧中国,国内学化学的人才都是研究**那些实用东西的,药物化学可能真没有几个,就算有也只是凤毛麟角,王自新因为没有详细调查国内学术界,所以也就没有发言权。

在外面找些工具人就能达到目的,又不是原子弹那样的大利器,犯不着非得掌握手里,真逼急了,王自新

自己也能做出来磺胺砒啶。

在日本的农学院实验室,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比如:

硝基苯,性状:这些助手就知道,无色或微黄色具苦杏仁味的油状液体,注意事项: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苯和油。遇明火、高热会燃烧、爆炸。与硝酸反应剧烈。

这些工具人来领任务时,王自新都顺便会问上一句,知道这些东西吗?得到的答案出奇的一致,都是规矩的回答,"知道!"

所以这时期的国内,没有这样的实验条件,更别说研究后续大规模制备的设备了,这时期的中国大部分人都没听说过那些化学名词。

当然了,不少国内高等学府的留洋回来的老师还是知道的,那些人都是国宝级的技术领头人,也不会听从王自新指挥啊!

送走这些助手后,王自新又开始书写实验详细步骤:

第一小组任务,苯胺的制备:

在25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还原铁粉20g,30ml水及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