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了有个叫时敬儒的大夫出于好心给难民粮食,饿疯了的其他难民知道他有吃的,差点没生撕了他和他的妻子安氏及他们五岁多的儿子时崇。
宁长河不忍心看着心地善良的时家人饿死,把自己家的干粮分了一些给他们,时家三人很是感激。
“谢谢,太谢谢你们了。”
“时大夫别客气,大家同样逃难在外,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只是那些难民...哎!”
“世道艰难,原本最是淳朴的老百姓也被逼成了杀人恶魔了。”
“我们要去汴州,时大夫你们要往哪去?”
“我们也去汴州。”
“那太好了,不如我们一起走吧,彼此也好有个照应。”
“好。”
“......”
两家人互相扶持,历尽辛苦,走了整整一个月才总算到了梁国均王梁继琮管辖的汴州。
战乱年代,人口便是财富。
梁继琮对来到汴州的百姓尽他最大的能力一一安置,宁、时两家人被分配到距离汴州城三十多公里的天台县下辖的岭下村。
岭下村三面环山、一面环水,两条河流一进一出,原本是块极佳的风水宝地。
可惜数百年来,人们只知道索取却不懂得回报,村中的山、水、地都被严重破坏。
以至于到了现在,山不像山、地不像地,就连宽阔的河流也被堵塞成了小溪。
村中的环境不再适合人居住,大部分人便都搬走了,原本数千户的大村变成了不足百户的村子,大部分还都是外地逃难到此地落户的。
村中有姓彭的、姓江的、姓易的、姓王的,还有姓余、姓张、姓郑、姓谢、姓宁等等,住的也是七零八落。
正所谓贫地出恶民,水浅王八多。
岭下村情况如此复杂,不到万不得已,没人愿意住在这里。
宁、时两家人没有抱怨,有个地方让他们安顿下来就不错了。
途中遭的罪难以言表,尤其是钟氏和宁五娘母女。
钟氏生下宁五娘几乎就没好好休息过,途中又是那样的条件,怎会不生病。
宁五娘就更惨了,钟氏没有什么奶水,她一个小小的孩子吃不好、睡不好,几次得病,幸得有时敬儒这个医术高明的大夫在,才堪堪保住性命。
两家人在岭下村买了相邻的房子,韩荣给的那些钱花了一半了,宁长河将剩下的钱又花了大半买了田、地。
时敬儒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