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八十、舆论战(1 / 6)

阵安是个行动派,仅用了一个晚上,便摸清了君子言报馆的:妙笔生是何何幸甫,洛阳人士,年二十有七。家有老母、一妻一子.…

得来的信息中,何幸甫家贫,至今没有什么正经营生,一直混迹在太学生钱程锦等人身旁,靠帮几家贵公子在诗会上捉刀代笔得来的零碎打赏为生做到心中有数后,陈景安第二日便去了位于花蹊巷的君子谈报馆路上,坐于暖轿中的陈景安频频走神,倒不是因为何幸甫那篇差点揭示了真相的报道,而是因为昨天侄女的微妙态度处事历来条理清晰的陈景安在此事上也踌躇起来,甚至没有第一时间和兄长通若元意无妻,确实是难觅良婿可昨日见阿瑜那焦急神态,肯定不是简单的仰慕,只怕早已情根深种。

此时再和她讲道理,她哪里会听的进去?

世间方般事皆有逻辑可循,唯有·情·字最难解陈景安头疼的揉了揉脑门花蹊巷,因巷子深处有条小路可直通百花巷而得名。

百花巷则是蔡州城内秦楼楚馆聚集之所在近来数月,因淮北动荡,寿、颖两地数不清的青楼妓班纷纷跑来安稳且富足的蔡州城内谋生。

竞争激烈了,能留下来在此立足的自然都是色艺双全的女子以至于蔡州风月场的质量远超临近州府,虽然皮肉行当没甚好值得骄傲,但一地高档风月行当的繁荣亦或衰败,能从侧面反映出当地的经济活力。

上月来蔡的太学生虽生在繁华东京城,但在家中时尚有长辈约束,轻易不敢流连勾栏楚馆。

可到了天高皇帝远的蔡州,他们彻底释放了天性他们这间一时兴起组建的报馆选址,也有为了方便进出百花巷的考量昨日,钱程锦钱公子差人从京城接来的花魁娘子梅瑶姑娘到了,为给梅瑶接风一帮人昨夜在蕴秀阁达旦宴饮,至后半夜寅时方才结束已时,日上三竿,报馆内静悄悄的何幸甫忙完了手头活计,抬头看了眼日头,不由摇头,无声一叹。

月初刚开刊时,这帮公子哥还嚷嚷着要让《君子言》成为大齐良心,成为天下士人必读之物。

这才短短多天,每日来报馆上值这件简单的事都坚持不下来了…

整个报馆的撰文几乎全由何幸甫一人完成。

便是心里不爽,他也只敢在心里吐槽两句…钱程锦不但是他的金主,也是他想要出仕的阶梯。

只不过,伺候这孙子五年了,至今也没捞着個一官半职做做。

E暗自腹逃时,却听门子来报,说是一位姓阵的先生求见何幸甫在蔡州不识一人,不由大感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