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大义灭亲包小萌(4 / 7)

秦浩,率领两千轻骑径直奔往汴京城。

至于原因赵英策没有说明,不过秦浩也大致能够猜到一些,能够让赵英策如此紧张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皇位。

此时的赵宗全已经时日无多,入秋之后他由于太过高兴,一天跟群臣宴饮,结果在酒桌上,忽然一口鲜血喷了出来,之后就彻底陷入昏迷。

太医束手无策,只能用人参吊住他的命。

等到赵英策赶回汴京城时,赵宗全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再度见到自己最得意的儿子,赵宗全用尽全身最后一丝力气喊道:“太庙......”

献俘两个字还没说出来,赵宗全就已经咽气了,好在临死前赵宗全已经下了遗诏,立赵英策为太子,赵英策登基名正言顺。

还没等秦浩跟顾廷烨率领大军赶到汴京城,赵英策就在韩大相公等人的扶持下,登基继承了皇位。

>

赵英策还特地为先皇定下了“宋世宗”的谥号,但是并没有举办葬礼,他要等大军回到汴京举办太庙献俘仪式的时候,再将先皇灵位请入太庙,也算是完成先皇的遗愿了。

就在今年冬季的第一场雪下来时,秦浩跟顾廷烨终于赶回了汴京城,赵英策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十里相迎,汴京的百姓也不顾严寒自发在沿途迎接军队回家。

“微臣拜见官家。”秦浩等一众将领翻身下马行礼。

赵英策亲自上前将众人一一扶起来:“诸位爱卿一路辛苦!”

太庙门前,献俘仪式开始,从辽国缴获的战马、牛羊象征性的弄了几只走了个过场,随后便是从辽国贵族那里缴获的奇珍异宝,足有好几十车。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俘虏,走在最前面的自然是辽国皇帝耶律洪基,后面则是一干辽国贵族。

整个献俘仪式庄重、威严,赵英策代表历代宋朝皇帝“宽恕”了耶律洪基的罪过,并且“恩赐”他一座府邸,让他得以在汴京城定居。

随后便是庆功宴了,相较于献俘仪式,庆功宴就完全是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赵英策带头给一众得胜归来的武将敬酒,一旁韩大相公等人脸色不是很好,十分担忧赵英策拔高武将的地位,不过此次武将的功劳实在是太大,理应享此殊荣,他们也只能默默看着流口水。

酒宴达到高潮时,赵英策宣布了对武将的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