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白银舰队(2 / 7)

*子说不定立马给你来个哗变,后果不堪设想。

削减官员福利?呵呵,宋朝可是官家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赵宗全要是敢这么做,估计他的皇位也就不保了。

“钱钱钱,上哪弄钱啊!”赵宗全拿着国库账本直拍脑门。

赵宗全的儿子桓王赵英策也很是头疼,他是最希望看到改革的,因为他比赵宗全的野心还要大,他想要收付燕云十六州,名垂青史!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没钱可不行。

就在此时,韩大相公忽然想起了秦浩,于是就对赵宗全说了当初官家的安排。

赵宗全眼珠一亮,又有些疑惑:“扶桑真的有如此大储量的银矿?”

韩大相公说道:“扶桑的确有不少银矿,史书记载历代遣唐使来朝贺都会带来大量金银,只是我朝无人识得这些矿脉在何处,秦校尉曾经在殿试策问中写到过,在一部古书上看到过相关记载,可以找到银山矿脉,并且建议朝廷在扶桑建造冶炼厂,将银两运回大宋,解决钱荒。”

赵宗全连忙下令:“快,去将当年殿试的文章找来,还有秦校尉给朝堂的奏折,一封都不许落下!”

很快,殿试文章就被找了出来,奏章却废了一番功夫。

主要是最近这一年多的时间,朝廷发生了许多事情,又是兖王谋反,又是赵宗全继位,朝廷上下都在忙着这些事情。

一个六品小官的奏折自然没人会去关注,要不是所有奏章都需要留档,估计赵宗全现在想找都找不到了。

等赵宗全看完秦浩的殿试策问,激动不已:“好,好文章啊,除了扶桑银矿之外,这提升铸币工艺也值得推行啊。”

韩大相公连忙劝诫:“官家事关重大,还是需要谨慎行事。”

赵宗全有些无奈,正巧秦浩的奏章送来了,一共有四封。

每隔三个月秦浩会写一封奏章,让来送物资的商队带回去。

赵宗全迫不及待的打开第一封奏章,上面简单概括了秦浩最初发现石见银山的经过,以及利用周围大名招募矿工的过程。

第二封则是秦浩在矿区构建防御工事、冶炼厂的过程,虽然奏章篇幅有限,都是一笔带过,赵宗全却仿佛从文字中间看到了银子散发的耀眼光芒。

第三封是秦浩利用跟各地大名跟藤原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