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向外扩张(上)(1 / 3)

吾父朱高煦 北冥老鱼 1023 字 8个月前

卖报了!卖报了!永乐日报正式发行,陛下亲笔赐名,快来看一看,瞧一瞧清晨的大街上,一个身材瘦小的报童挎着一大包报纸,一边跑一边吆喝着随着报纸的出现,报童这个职业也正式登场,卖报纸的收入微薄,成年人一般都懒得做,刚巧适合那些穷苦人家的孩子挣点钱贴补一下家里。

朱瞻壑刚从宫里出来,顺手就让人买了一份永乐日报,今天是永乐日报第一天发行,所以朱瞻壑对报纸上的内容还是很感兴趣了。

朱棣是个风风火火的性子,在决定要办报纸后,很快就组建了一套班子,其中通政司出了几個官员,另外还让朱瞻和夏元吉,分别从新闻报和儒报调了几个熟手过去,再加上一些从国子监招去的学生于是永乐日报就这么运行起来,至于印刷更不成问题,皇宫本来就有专门负责印刷的印书局,当初永乐大典时,印书局就已经掌握活字印刷了朱瞻壑打开报纸,一眼就看到报头的“永乐日报四个大字,笔迹很熟悉,的确是朱棣亲笔写的而在报头下面,则是一篇关于草原形势的分析,并且在文章最后,解释了北征的必要性,这也是朱棣接下来的计划,同时也是招至许多大臣反对的原因。ъΙQǐkU.йEτ

以前朱棣一个人,面对群臣根本没有还嘴之力,但现在有了报纸,朱棣就可以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无论是否有人支持,反正朱棣只要自己高兴就行。

除了这篇关于北征的文章外,剩下的文章也大都是与朝廷的政策有关,反面还有,专门介绍了大明周围国家的一些情况,看起来和后世的新闻联播似的看完永乐日报,朱瞻壑也赞叹的点了点头,能在短时间内将这份官方报纸发行出来,也的确不容易了。

至于报纸上的内容,虽然还有些枯燥,但做为官方报纸,本就不能太过活泼,而且相比新闻报和儒报,永乐日报上的消息准确率极高,十分适合喜欢了解国家**的人阅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朱棣最初虽然征求了朱瞻壑和夏元吉的一些意见,甚至还从两个报社调人加入永乐日后,但却没有让两人插手永乐日报。htTΡδ://WwW.ЪǐQiKǔ.йēT

如果说锦衣卫是朱棣的耳目,那么永乐日报就是他的喉舌,因此朱棣从一开始就要把永乐日报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比如现在永乐日报的主编,就是礼部尚书吕震的侄子吕严,吕震一直都是朱棣的铁杆心腹,虽然许多人说他有才无德,但依然稳坐尚书之位,而且也一直位于内阁之中。

朱瞻壑看着报纸,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