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莲花印记(1 / 3)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至少眼下对袁处来说,整个冀青之地就是这么个情形。

三面作战早就牵制了大部分兵力,而常山国叛乱是来自冀州之内,倘若张赟投靠长安的董颖,大开西面门户,冀州被迫不过是时日问题。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袁处派出麾下仅存的一员大将——文亦鸢率领大戟士,与巨鹿守军一起剿灭张赟所部。

三国八年,五月。

徐州传来噩耗,州牧陶兴祖年老离世。

事后其家眷遵循陶兴祖遗命,扶持陶兴祖的嫡子即位,唤作陶恒。

陶恒的母族本就是徐州的大族,乘着陶氏一族的风浪坐大。

正因如此,他们无比珍视好不容易积攒的家业。

眼瞅着冀州局势的一日日恶化,陶恒近边许多老人也逐渐转变心思,有意无意劝说陶恒亲近江东。

乍看之下显得大逆不道。

可陶恒无论威望还是心计,皆不及其父,无法镇压下面的兵马。

而另一边,孙符加紧了对徐州的攻势。

由于陶兴祖的离世,徐州上下的抵抗力量下降了不止一个档次,加之下邳陈氏昔日的亲旧纽带运作,大军犯境可谓势如破竹。

短短三月间,陆上的大军与海运的水军同时用兵,将徐州最北的琅琊郡攻下。

眼见大势不妙,陶恒即率一众徐州文武出城投降。

至此,徐州战场告捷。

……

赵国,武始城

董颖的大军先行一步,最先抵达赵都邯郸的近郊。

他并没有急着进攻大成国都,反倒是派吕温北上常山郡,开始袭掠冀州的土地和人口。

随着战事持续,袁氏一族覆灭已成定局。

董颖既然抢占了先机,当然要替战后的结局谋划。

与曹瞒合作不过是权宜之计,他可没忘记,致使唐国公李羡被杀的不只是袁家,这其中还有曹瞒的一份力。

倒不是董颖有多么记仇。

只因他麾下来自凉州的力量占了相当大的部分,尽管董颖这些年不断培养并州、司隶的派系,却迟迟无法与凉州抗衡。

短期之内,这局面无法改变。

连带着董颖也只能成为凉州的恩主,而不是真正的主君。

每想到这,董颖心中总觉得憋屈万分。

好在随着领土的扩张,他可以进行新的布局,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