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腰缠万贯的马掌柜(上)(1 / 3)

原以为离开草原后,后面便是一片坦途。

可惜的是,因为被关押和在王庭耽搁了很多时间,这次回到幽州之时,已经到了六月二十日。

此时,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消息,伴着遍布天下的布告,传达到了幽州。

因太子李建成图谋杀害秦王李世民的时候,暗中与幽州大都督庐江王李瑗相互结交过。

李瑗虽然见到布告上,赦免了东宫党羽的罪名。但此时好死不死,李渊颁诏派遣通事舍人崔敦礼,前去幽州征召李瑗。

李瑗唯恐这是李世民要秋后算账,便与王君廓计议。

而王君廓乃是强盗出身,但自身骁勇强悍,十分阴险狡诈。

当初,李渊看到李瑗怯懦无能,没有担任将帅的才能,便安排王君廓辅佐他。

别看李瑗软弱无能,但其乃是王族,就算是个废物,其官职、地位都比王君廓高。

但王君廓却不是省油的灯,虽在明面上,对李瑗俯首帖耳,尽心尽力辅佐。

但暗地里,却恨不得取而代之。

在从李瑗那里得知事情原委后,王君廓心中便有了计较。

于是私下对李瑗说道:“如果大王入朝,肯定没有保全的道理。现在大王拥有数万兵马,怎么能够接受使者单身一人的传召,就去自投罗网呢!”

李瑗想想也是,毕竟山高皇帝远,自己又手握数万兵马,凭什么将自己置于危墙之下。

在王君廓的忽悠下,这个家伙脑袋仿佛被门夹了,于是决定起兵造反。

而造反的第一步,便是劫持前来颁布诏书的崔敦礼。

一方面向他询问京城中的机密要事,一方面为起兵造反作着准备。

崔敦礼被俘后,也不肯屈服,李瑗便将他暂时囚禁起来,用于后面起兵祭旗。

随后李瑗通过驿站调集兵力,并且传召燕州刺史王诜前往蓟州,与他计议起事。

兵曹参军王利涉见状劝说李瑗道:“王君廓反复无常,不能够将权柄交托给他,应当及早将他除掉,让王诜来代替他。”

李瑗一直将王君廓视为心腹,没有同意王利涉的劝说。

而当这一消息,传入王君廓耳中。他便先下手为强斩杀了,正在洗头的王诜。

当王君廓提着他的头颅,向自己的亲兵宣布说:“李瑗与王诜共同谋反,囚禁皇上的使者,擅自征调兵力。现在王诜已经被杀,只剩下李瑗,他是无能为力的了。你们是宁愿跟着李瑗去举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