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视察老村(下)(1 / 3)

此时老村,何杨已经很久没有来了。

最近玄武门之变,虽有路过老村,但却未停下来,仔细观察老村的情况。

故此,何杨对老村的记忆,还停留在第一次村民搬迁后。

当何杨再次踏入这里,老村的变化让何杨耳目一新。

首先是布局上的变化,此时老村被终南大道一分为二,房屋分两条主线有序的建设。

一条是横向,沿着大路两边的位置,向着长安的方向,不停延伸。M.

另一条是纵向,沿着道路的边缘,不断向着山边靠拢。

当初考虑到一只羊要赶,一群羊也是赶。

故此定下了,人数2000人的安置计划。安置户数,从原来的120户,增加到400户。

但这次何杨一踏入老村,大致数了数错落有致的房屋,足足增加到了将近1000户,容量足足扩大了将近十倍。

里面居住的流民,按照每户5人计算,仅老村周围,就住下了将近5000人。

叫来早已在此等候的李铁和刘寡妇,当初何杨将老村安置工作交给两人,今天到老村检查,也就叫上了他们。

“村正,怎么老村一下子安置了这么多的人?”何杨不解的问道。

李铁老脸一红,原本何杨计划只安置2000人,但2000人安置好后,外面的流民见老村还有空地,于是私下偷偷的搬迁了进来。

当李铁发现这一问题时,木已成舟。

考虑到大家逃难到此,已经很不容易了,同时让他们住在老村里,上下班也方便。于是,李铁就默认了他们留在老村,没有对他们进行驱赶。

李铁将事情的原委讲了出来,何杨见木已成舟,也不好说什么。

在两人陪同下,何杨踏入了老村。

此时的老村,安置的家庭增加了很多,但是房子与房子之间,还是有一些足够同行的巷子。

一进入老村,给人的总体感觉,就像踏入了后世的城乡结合部之中。

如此密集的居住场所消防隐患十分巨大,但好的是每条巷子角落处,挖掘了用于消防灭火的集水坑。

这一举措,是刘寡妇提出的。何杨对此十分满意,至少考虑到了问题,想了办法解决问题。

对于刘寡妇,别看人家只是女流之辈,但管理能力并不弱。

一直以来后勤管理方面,刘寡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并没有让何杨操过太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