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汤圆包着芝麻馅(2 / 3)

闻言,未做答复,随后功体一运,土昆仑之能转化真元,第三块石碑应时而现。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话音落,剑意透体而出,心藏天之仁,势走剑中之界限无极,是谓,天仁剑极。

看着完成的第三块石碑,蔺重阳也不指望有人能将其练成,其成招过程不仅借鉴魔改了记忆中的诸多内容,而且有种冥冥之中的感应助力,同时还是心境的升华,内核更是直指儒门武学之核心。

拿来参悟还可以,这要有谁能练成,他倒是不介意收个徒弟。

至于另一式的心仁剑皇,那个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专属于他的剑道境界,其他人也模仿不来。ωωw.

“我儒圣明德一脉,有儒门之皇坐镇,如今又多了一位剑中之皇,实乃儒门之幸。”

在夏戡玄的心中,蔺重阳此番直接对儒门内核动剑的举动,只能说干得漂亮。

在有灾劫之时,自是三教同心一致对外,在闲暇之时,那可就是三教内部斗争的戏码了,毕竟教化众生也是分势力范围的。

尤其是在三阳同天结束不久,江湖势力开始重新洗牌的当下,体制内的组织更是如雨后春笋,长势喜人。

德风古道在三教势力中虽然坐头一排,但本质上还代表不了整个苦境儒门,夏戡玄作为第一任儒圣明德毒唯,自然乐意看到自家后辈将来能将苦境儒门整合。

至于说谁敢在背后说些什么不该说的,呵。

格局这种事情,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样是卫护天下苍生,如果能多让一些佛门与道门中人填进去,那么儒门的牺牲自然会减小很多。

虽然儒门在三教中硬实力占比最小,但儒门也有佛道难以企及的优势,而身为初代主事的夏戡玄,在这方面的修为自然是登峰造极。

“都是师叔教的好。”

若说夏戡玄是通过阅历与根基,使儒门大多数武学对其无效,那蔺重阳便是通过出自于仁的包容同化之力,来达到同样的效果,甚至在实际操作之时,会远比理论上更加霸道。

他之剑道,内圣而外王,内战内行,外战更加内行。

以蔺天刑的性格,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教蔺重阳如何内斗的,毕竟是面对八岐邪神,都想着以力压之的儒门皇帝。

但夏戡玄可不在意这些,儒圣明德一脉的大方向,虽然都是按着蔺重阳提出的那一套执行,因为那确实是对儒门、对苍生更好的道路,不过其中的细节上,众人态度稍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