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栓把银子又带回了家。李太栓的老婆李梁氏问郭家为啥不收下。
李泰栓说:“两锭银子太少了,扔进衙门连个响儿都听不到……你赶紧把家里藏的黄货白货都找出来,有大用!”
李梁氏说:“你疯了!把家底都抖落给郭家,郭家将来拿什么还?”
李泰栓说不用全抖落出来,照着营东郭家祖田的价码准备就行。李梁氏想了半天才明白:“你怎么知道郭敬祖要卖东坡那块地?那可是郭家的祖上传下来的!”
身份证-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李泰栓说:“郭家不卖地,怎么填这个捅破天的大窟窿?郭家只要开口卖地,就只有我挑肥拣瘦的份儿!”
对于绝大多数三家营百姓来说,拥有一份属于自家的田地,是祖祖辈辈朝思暮想的事情。M.
人活着,看着自家田里还有庄稼,好也罢孬也行,心里都有了吃饱穿暖的希望;人死了,能在自家田里挖个坑儿埋了,大也好小也行,心里便知道了家在哪里。
穷人也好富人也罢,只要你有了自家的田地,在营里你就可以挺直了腰杆做人,抬起头说话;不用再去摇尾乞怜,更不用看东家的脸色行事。
一句话:田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有了田地你才算在这里扎住了根!
三家营百姓对田地的狂热和钟情,是祖辈浸入骨髓、融进血液里的基因。这份热情,郭家和李家却表现的截然不同。
郭家是出了名的“惜”地如命。郭敬祖觉得“拾粪郭”这个绰号,是营里人对郭家的夸奖。因为郭家人把家里的每一分田地,都当做“祖宗”一样供着,儿孙一样“养着”。冬春两季充足的粪肥,把它们滋养的肥的冒油,精耕细作自不必说,休耕轮作更是一丝不苟。就连田埂地头,一年四季都收拾的像狗舔过一样干净。
郭家“惜”地,但李家却是“馋”地。营里人都知道,李家能挣钱的家业很多,像营里的油坊,官道上的酒家,暗地里放出的驴打滚(高利贷),都是摇钱树;就连镇上芭蕉巷(**街)有名的窑子——秀春楼,李家都有批儿(股份,干股的意思)!
但在李泰栓父子眼里,三家营的田产才是李家实实在在的钱袋子。李家父子在买田置地这方面的嗅觉,比狗鼻子还灵光。李家买地向来不挑肥拣瘦,哪怕是涝池碱地,只要主家有意卖,都会死命压价,恩威并用弄到手。至于买过来是租出去还是自家种,撒把谷子能不能结粒米,那都无所谓。
所以在三家营,郭家的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