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等到那一日(1 / 3)

众人都向萧怀瑾看过来。

如果他们没记错,这是萧怀瑾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去了工部做特行官,直接扶摇直上,站在了工部尚书这个位置之后,第一回在大殿上说话。

“爱卿平身,何事你说。”

皇帝一看是萧怀瑾,一下正色起来。

这几日虽然时有小雨,但白日里都是大雨,怕是出什么事。

萧怀瑾首先把工部的各项安排,言简意赅的禀报了一遍。

皇帝听完,连连点头。

不由得对萧怀瑾刮目相看。

萧怀瑾是临危受命,里头多少有些别的成分,不过现在看来,萧怀瑾是有能力在身的。心中不由得对他又多看重了几分。

萧怀瑾说完了工部的事,没有退下来,反而上前一步,继续说道:

“启禀皇上,微臣有一个请求。”

萧怀瑾为工部做的一切,皇帝都很满意,此时听他这么说,当即手一挥:

“爱卿但说无妨。”

萧怀瑾:“是,京城连日大雨,除了关注西津河的警戒水位线,还有防止护城河倒灌,以及城外风陵湖的排水,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便是预防疫症。

“众所周知,大水之后必有大疫,主要原因是洪水过后,地面的脏污都流进了井水里,污染的水源,被人食用,便会容易染上疫症。

“而有些疫症有很强的传染性,一旦感染,那就是京城的灾难。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微臣已经令工部的人,挨家挨户的上门提醒,不要饮用常用井里的水。

“而且,微臣在几日前,就已经找到了京城的几处安全用水的井,也已经派人保护起来,在井的四周挖排水沟渠,以保证井水不受污染。

“只是,这几口井离有些老百姓的住处较远,许多人不愿意去,。

“微臣想请湛王殿下帮助工部说服老百姓,去安全的井水中取水用水。”

皇帝一边听一边点头,很显然是对萧怀瑾的安排十分满意。

这几日事情多,又是下雨又是洪水的,还有其他的事物,他把这件事情给忽略了。

而京城中几百年来也没有发生过疫症,有太医来报,他也没有放在心上,主动忽略了这件事。

这下,由萧怀瑾如此提起来,说明了京城现状,和疫症的关联,在场的大臣们都重视起来。

他对萧怀瑾的满意度,已经到达了顶峰。

心中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