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背负双手,目光有些深邃:“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嘶!”
杨士奇深吸一口气,夏元吉也不由得振奋精神。
这诗句虽似有些残缺,但只四句,依旧充满豪情壮志,其中蕴**洞察古今,果敢英武的智慧与魄力,有着不畏艰难,践行正道的笃定与坚决!
“果是厉害,能写出此诗句的定不是泛泛之辈,不知是……”
杨士奇很倾慕此人。
朱允炆摆了摆手,说:“此人是谁你们无需知道,只需要记住一点,盛世还未成功,诸位还需努力,要有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决心与意志,打造好国运之基!”
“臣定不负皇上重托!”
杨士奇与夏元吉同时说,一脸肃然,如同承诺。
项霸王也好,刘小人也罢,虞姬美也好,吕雉丑也罢,都过去了,历史风沙掩去了往日的辉煌与苦楚。现在大明就屹立在这座历史的泥沙之上,能建出什么样的城,延续多少年,都需要看自己与大明子民!
这是建文时代,自己的时代!
未来前进的道路上,难免有无数人反对,但那又如何?自己要站在历史的一方,而不是站在官吏的一方!
走吧,去山东,去北平,去筹备迁都!
妇人之仁,犹豫不决,瞻前顾后,不是帝王的品质。
朱允炆等人继续前行,在宿州停留三日,之后继续北上,于九月二十日抵达徐州。
在徐州城外,朱允炆命夏元吉、杨士奇入城察访民情,自己则带马恩慧、贤妃两人,在汤不平的陪护下前往城南的云龙山。
云龙山并不高,四十几丈,差不多一百四十多米,长有六里,算不得什么大山,但山却分为九节,蜿蜒起伏,状似神龙,昂首向东北,曳尾于西南,风景甚是独特。
朱允炆与马恩慧、贤妃边走边游览,这里有唐宋时期的摩崖石刻,至登山后,便看到远处有三座亭子,朱允炆笑道:“来这云龙山,可不能不来这放鹤亭。”
马恩慧也算是博览之人,眉眼之间笑着:“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贤妃夸赞:“皇后竟能背下这苏东坡的《放鹤亭记》,当真了得。”
朱允炆看着歇山飞檐,古朴幽雅的放鹤亭,开口说:“朕欣赏‘风雨晦明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