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为了利润,开战(上)(1 / 4)

好在,明廷之前对于动员广大的海商武装参战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主要是关于三方面的

首先,这些海商虽然自身也有不少武备,但相较于荷兰人,毕竟有些薄弱。

官府可以以免费租赁和廉价出售的方式,向他们临时提供一批武器

包括数百门淘汰下来的旧火炮,火绳枪近万支

还有大量火药

其次,这些海商来自东南沿海各省,不同地区,许多团体之间,还存在不可调节的矛盾,想要进行统一的军事行动,就必须要建立临时的统一指挥体制。

由海军都督府,外派三名将领以及大量参谋人员,在浙江、福建、广东三地,组建临时舰队。

海军将领担任主将,由海商推举的领袖担任副将

其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自然是广东舰队

他们既要向东参与和荷兰舰队会战,又要向西袭击和登陆东南亚沿海,策应明军在陆地上的进攻。

其三,是规范战争中的原则和范围

毕竟这并非是常规武力,而是临时舰队,不可能长期作战,而且其军费也是由各海商自付的,否则真以明廷自己承担这么大规模的舰队开销,那得多少军费,再给海军开两倍都不够。

枢密院海军署给出的规划,是尽量在两个月内,结束战斗

其中,福建舰队主攻,广东舰队、浙江舰队侧击,广东舰队还要负责对东南亚战区的策应。

当然,大明海军应当充当这支庞大舰队的先导和骨干力量。

而且,海军署和郑成功认为

组织这样一支庞大的舰队,看起来好像朝廷一分钱没花,但其实代价是十分昂贵的。

原本被用于海贸的商船都被动员起来,常规的商业活动都按下了暂停键,每天都是数以万计的利润和税务流失。

既然如此,就应当追求更大的目标和战果,才能得偿所失。

郑成功以为,不妨趁此机会,直接拿下马尼拉和吕宋岛

让大明海军在南洋落脚

倒并不是不想继续南下,拿下巴达维亚,乃至于整个印度尼西亚

但奈何时间不够,如果持续太久,这些海商会自行解散的,毕竟他们是为了捍卫自身利益而战,其目的是为了恢复之前的贸易线路。

和荷兰人旷日持久的打下去,反而不是他们所希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