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事态发酵(1 / 3)

12月12日早晨,南京**被阴云笼罩,虽然西安事情没大范围公开,但消息灵通之辈,该知道的人也都通过自己的渠道有所了解。

还没等何部长继续召开紧急的委员大会继续商讨对策,早上七时整,张杨二人就联合二十多位东北军和西北军高级将领,还有各界西安代表,对外发布了扣押话事人的“兵谏”之事,并且对外详细解释了兵谏诉求以及8项条件。

此时的国内如同一潭死水,看不见希望的普通百姓,最大的娱乐就是听听新闻看看报纸。

国内各界,被这日早上突如其来的新闻震惊的七荤八素,简直比烈火烹油更为厉害,如同平静的湖面被投了大当量的炸弹一般,水面下的鱼虾都被炸出了水面。

广播不停的对此事进行了播报,各地的报纸马上调整更换头版头条,加印报纸!

南京的各路官员,得到此消息后,顾不得吃早饭,都急忙赶往**以确认消息的准确性!

南京城区北边的鸡笼山却是另一番景象,没有了昨日的死气沉沉,在听到广播后,这里的人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不再抱有悲观的善后布置心情。ωωw.

姜夫人听到广播后,又结合王自新昨晚凌晨送信时的言语,昨晚虽然王自新说了很多,但姜夫人心里清楚,这些言论不过是这位忠心的属下安慰之词罢了,但在今早广播得到确切消息后,她又重新燃起了斗志。

宋公馆建于1936年,由著名建筑学家杨廷宝设计,为三层西式建筑,座北朝南,造型简洁朴素,而构思相当精巧。

因迎院门一侧有意将底层置于地平面之下,入口处圆拱形装饰的方形门廊直通二楼客厅,所以乍看上去只有两层。

成不对称“人”字形的屋顶远看仿佛用茅草铺设,故有“茅草屋”之称,其实是在水泥屋面上铺以粗砂而成。

水泥屋面层中夹有三层芦荻,每层约厚两厘米,最上一层做成蜂窝状,不但隔热防火,使室内冬暖夏凉,而且能有效地防止水泥屋面的渗漏。

室内钢筋水泥大梁,在施工时先用喷灯熏灼水泥模板,刷除焦化部分后再浇捣水泥,拆模后留在水泥梁面上的木纹清晰可见,经外刷栗色油漆,仿木效果已足以乱真。

公馆底层为藏室,二楼有会客室、书房和侍卫室,三楼是宋梓文夫妇及子女的起居室、浴室和盥洗室。浴缸和抽水马桶均为国外进口,后世记载历经半个多世纪,至今仍完好无损,可见质量杠杠滴。

室内布置既有富丽堂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