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再传消息,铁头娃张少帅(1 / 3)

按照历史上的参考,西安的事情结束后,又经过长达将近一年时间的拉扯,双方才算真正的谈妥。

西安的事只不过是停止了大规模内战,两方拉扯谈判很长时间都没谈拢,而且话事人一度几次要出尔反尔,想单方面撕毁协议,最后还是日本人发动七七。

不得已之下,话事人才妥协,调转枪口跟日本人拼命,但西安的事情发生之后的一年里,确实双方也都在军事上休养生息,积极备战!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谈;

王自新伏案疾书,又用独特的密电码,书写了一封信件,附在其中:

南京话事人下月初,准备莅临西安前线,亲自督战东北军和西北军的战事,但纵观西北军和东北军头面人物以往之言论,以及其二人爱国志向,很可能亲自对南京话事人出言劝谏。

纵观全局,在国内日益高涨的抗日高潮的大环境之下,南京话事人很可能会做出两种极端情况!

激烈争吵过后,恼羞成怒之下,撤销西北军杨将军和东北军张将军其军事职务,令派中央军投入战事。

另一种情况就是张、杨二人挟大义,逼迫话事人同意妥协,做出抗日决定!

这二者无论发生哪种情况,都少不了组织前往与之谈判,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以本人之推测,很可能会发生更极端的事,望中枢提前有所准备和相应部署!孤狼敬上!"

王自新写完之后就把信件封好,然后放在**兜里,提着皮箱朝外走去。

其实王自新这封未雨绸缪的信件,是必不可少的,按照历史轨迹,西安事发之后。M.

中枢是在非常匆忙之下得到的消息,一点准备都没有,中枢急忙开会之后决定派伍先生前往在中间斡旋,东北张少帅用飞机把人接到的西安城内。

仓促的谈判,虽然结果还算可以,但是终归是承受了担惊受怕和一定的风险在其中!

此时的话事人在两个月的时间,在各个地方都检阅了部队,唯独就留下西安没去。

准备在南京短暂的休养过后,亲自前往西安督战,并且据王自新了解,中央军已经逐渐向西安前线聚拢。

纵观历史以及后世资料对此次事件的解密,东北的张少帅在1935年回国任副司令开始,在西北发生了几次大的战役,全部以东北军失利而告终。

仅剩不多的十几万东北军,被我们组织歼灭3个师,其中更是有两位师长牺牲。

最后一次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