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茵娜专访(1 / 3)

南洋1933 依然海海书 1013 字 2023-01-10

且说这个来自泰晤士报的小丫头,飞抵腊戌后并没有随着其他人一样,向孟班赶去,在力行社人员护送下,一路骑着骡子终于在,1936年2月12日抵达了邦隆城。

之所以要来邦隆,不得不说这个叫茵娜的小丫头打了一手好算盘。

这么多记者都跑到孟班城,无非就是拍几张已经成了废墟的城市的照片,采访一些幸存者,以及救援队伍。

可是,这么多报纸都是这个内容,自己泰晤士报除了自己之外都还有其他人到了呢。这件事终究是有人报道出去了,自己再重复一遍,除了让报社多支出一份稿费外,也没有其他作用了。

她觉得,发展区能在短短几年内从无到有,甚至已经成为整个英缅地界最大的势力之一,这才是值得报道的。

这个创建了发展区的人,必然也是个有趣的传奇人物,这倒是更加激起了茵娜的兴趣了。

茵娜其人,家境较为特殊。其父亲克洛威尔是个落寞的贵族,且茵娜的祖母是斯拉夫人,青年时期,克洛威尔带着仅有的积蓄,只身一人来到南洋吉聋坡一带,依靠着已经落魄的贵族头衔,以及该地殖民**对不列颠帝国本土移民的优待,不到十年,就在南洋这块土地上开创了一份丰厚的家产。

橡胶制造和蔗糖是克洛威尔的主要产业,这厮在吉聋坡、马陆甲、斌城、沙八等地拥有多个橡胶厂和糖厂,种植园更是一望无际。

这期间邂逅了茵娜的母亲林静,一个南洋娘惹,祖籍潮汕,可以说克洛威尔的崛起,这期间少不了老丈人林老爷子的扶持。

茵娜九岁之前实在南洋生活的,对于这片土地,也算是了解,因为母亲和外公一家的缘故,一口华语也说得贼溜。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克洛威尔老爷子带着丰厚的家资返回不列颠后,立马在不列颠养老机构上议院混了个议员,平日除了打理自家生意外,就是去上议院吹吹水,骂骂首相。

茵娜有三个哥哥,一个留在南洋帮助父亲打理这些家产,老二则在不列颠帝国皇家海军服役,这会儿已经是一艘驱逐舰的舰长了。老三也不赖,是不列颠帝国皇家空军的少校军官。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茵娜不同于其他同样年纪的同伴,她觉得,女孩子的青春不应该折腾在那些毫无用处只能跳交际舞的各种贵族酒会里,这样的酒会更多的是荷尔蒙在酒精刺激下名正言顺释放的台阶。

她厌恶那些外表看起来丰富翩翩,实际上一肚子男盗女**的酒会绅士们。她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