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敏锐的嗅觉(1 / 5)

在文家住了两个晚上,白芨带着满满的收获上路。

从进入江南西道开始,对于户籍的管控明显严格了许多,虽然有提前的准备,但每路过一个地方都来一次检查也挺烦的。

于是白芨想到了老办法,找了一个去往京城的商队随行。

因为她是自带马车,身边还跟着护卫随从,领队只看了路引便一口答应,还没有收随队的费用。

有了商队在前面打头,过关顺利多了,就算是抽查也不会抽她这种带着孩子赶路的。

“娘,为什么那些叔叔不一起?”

白芨回头看了眼后方,顺手给小丫头理了理头发。

“因为叔叔们想省一点钱。”

尽管知道四个小朋友听不懂,白芨还是解释了一遍。

远行艰难,结伴而行就成为常态,路上可以互相照应也安全一些。

商队走南闯北,无疑是最好的领路人。

不想花钱进到队里的行人,会远远跟在后面,随着商队的作息而走。

这种情况几乎每一个商队都会碰到,也不会做出驱赶这种事,潜规则是默认。

商队同样怕路上不安全,人多就是一种无形的威慑,哪怕不是自己队里的人。

但商队也只会保证队伍里面的人身安全,对于那些跟在后面的行人,是不负责的。出了事,帮不帮全看领队的意思。

听完娘亲的解释,几人似懂非懂,但都明白了一个意思,那些叔叔可能没钱。

对于钱,白芨很早就教过他们,比如在海州一文钱能买到什么,普通人打一天鱼能赚多少等等。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小孩子会有一个模糊的概念,而不会天真地认为钱罐子里的钱无穷无尽。

有时候,同小朋友也是要讲讲道理的。

她们一共三架马车,都是双马,还有三个长相一致的男孩,这引得商队其他人频频看过来。

刚才的一番话,被旁边一名大爷听到,大爷若有所思,看了白芨和孩子一眼,又转头看向那些在树下歇息的人。

“亏我这把年岁,还不如一个小丫头看得明白。”

大爷摇了摇头,小声对自己的妻子说了一句。

“您从来没出过京城,这回不就是长见识来了吗?”M.

“说的是。那名女子有意思,对孩子一点都不敷衍。”

“真有福气啊,三胞胎呢。”

想到家里的儿子,大爷不敢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