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觉得比较尴尬的是,如果按照当年朱棣设立京师守卫部队的标准,理论上京师应该有七十二卫的兵马,如果按照标准的一卫五千六百人来计算,估计至少能有个四十万人马,但是到了崇祯年间,吃空饷已经到了疯狂的程度,原先的四十万人马,现在连二十万都没有,整个京师全部的守备兵力仅仅十几万人,就这,还是在崇祯和朝廷已经预感到巨大危机就要来临的情况下七拼八凑出来的军队。截至目前,京师守备总兵力约有十八万左右,其中十万人是原先的京师三大营还有本身的守备部队,另有五万人是从京师外围各地拼凑调集过来的军队,最后三万多人是从京师民众中募集的军队,这些人只能称作民团,战斗力基本是没有,也只能作为辅兵,起到一些辅助的作用。
而这十八万人还不全在京师城内,先不说唐通那边分去了一万多人,在京师外围的房山、良乡、卢沟桥一线,朝廷还放置了近两万人建立了一道防线,由吏部右侍郎李建春主动请缨率领这些人在卢沟桥一线死守,作为京师的最后一道屏障。这么一算,加上京师外围还有侦察部队、游动哨、夜不收等等兵力,有大约四万多人不在京师城内,城内全部的守城兵马加起来只有十四万,真正的正规军大约只有十一万人。十一万人若放在平日里,也是了不得的兵马了,毕竟在大明乱世,能拥有十万人以上的军阀屈指可数。但是在李自成动辄两百万的军队面前,这点人显得就不够看了,并且说是十一万正规军,可京营的战斗力到底怎么样,鬼才知道。且不说三千营和五军营基本上已经荒废,便是出动率比较高的神机营,战斗力也打个问号,他们的装备维护程度,训练程度等等,都是个谜。剩下的卫所兵就更加不值一提了,大明奇怪就奇怪在这里,按理说是皇帝还不差饿兵,其他地方的卫所兵军饷虽然拖欠,但是京畿重地应该好一些吧,至少能做到足额发军饷吧。事实还真就不是这样,京畿地区的卫所兵并不因为自己处在重要地点就比其他地方拿得多,这么些年,朝廷一直保证优先供应辽东和九边重镇的原则,就连京畿地区的士兵也拿不到多少军饷,欠饷是常有的事情,所以这帮人的战斗力究竟如何,谁的心里都没底。
算完了这些人,再算算大内,锦衣亲军、厂卫什么的也就是糊弄糊弄老百姓,其中很多人都是勋贵子弟充任的,当个花架子没问题,真要是打起仗来,可以说是毫无战斗力,估计一个个脚底抹油比谁跑的都快。如此算下来,京师十一万兵力,有多少能战之兵,恐怕连李国桢自己都是一头雾水,偌大一个北京城,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