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清谈治国(2 / 3)

在与孙奇逢商谈皇明学院文学之事。

他不得不感慨几千年文化底蕴果然深厚啊,这孙奇逢他从来没听说过,可经过一番了解,朱由校发现他的知识丝毫不比那些所谓的名家大儒差。

而就是这么有本事的人,他不攀附权贵,也不参与任何争论以及任何党派,甚至连科举都无所谓。

>

就凭他这份不争虚名、不争权势的心,比那些人就不知强了多少,这才是他所需要的。

但就是如此低调务实的一个人,却仍然在士林中极具名望,可见他也并不是那种一根筋的人,至少懂得变通,对于他所要传教的新学肯定也有帮助。

朱由校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全部和盘托出,皇明学院的文学从此不在以四书五经、程朱理学这些为重点。

孙奇逢并没有让他失望,很快就懂得了皇帝的意思。

皇帝是要学考真正的君子六艺,要读史书,要考**,要学兵策之事,最重要的是要给他们注入新的思想,忠君爱国将成为学院文学的主流文化。

这个时代的文人,真正有本事的事极为少数,他们从记事起开始,就每天拿着论语这些书死记硬背,等长大了,又开始主攻八股文,更有的人完全被淹没在了书海里,就是他们所谓的钻研儒家经典,实则屁用没有。

如果你资质平平,死记硬背二三十年后可以中举,运气好以后还能提个进士光宗耀祖。

如果资质尚佳,那你可以在三十左右就能通过会试中进士,那种极为聪明的,年纪轻轻就可以。

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当官治国不是考试,不是要你成天在那里之乎者也。

类似于宋应星、茅元仪、毕懋康这种的,如果你不是精通八股这些,还想中进士当官?

明末的文人两极分化最为严重,要么就是一死报国、一了百了,要么就是举手投降、苟且偷生,几乎就是一根筋。

等到敌人兵临城下时,自感回天无力,豪诗两首就拔刀**,留下所谓的的千古之名。

这方面的代表人物就是史可法,这人虽然是忠君爱国,可能力实在是不敢恭维,简直是烂到了家,他就是那种无能庸人的代表。

清军入关之时,南明不说其他的,只要稳扎稳打,守住江南与满清南北对峙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可是这兄台一系列**作,自己把自己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