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顾得上,尽量不留空子疏漏让人有机可乘。
“终点是监狱,只要保密不出问题,人员出动、案犯运抵都能如常进行,定下一些流程、规章严格遵守就是。
接收点就是处里或安全屋,基本就是固定地点,我们能做的并不多,而且就算是隐秘的安全屋,也不能确保不会有人盯着。
最麻烦的,就是中间转运的这个过程,如果无法从其他渠道找到监狱,想要查探那些人,大概率会从转运案犯入手进行跟踪,转运还可能有劫囚袭击这类情况出现。”
廖廷辉接过林默话茬,进行了一番补充剥析,把核心问题确定在了转运过程之上。
“能不能到时安排人跟进调查呢?既做到对跟踪袭击这些举动的反制,说不定还能顺手揪出隐藏的间谍这些。”
许志玉率先提出自己想法,但林默与廖廷辉几乎同时摇头,相视一眼,林默示意他先说。
“可操作性太低,路程远,而且还得经过城区人员密集之地,人少了无用,人多了每次必然都会搞得鸡飞狗跳。
而且对方又不傻,但凡见到情况不对,转头就会撤走,人海茫茫怎么把人纠出来?就算运气好,估计也是外围的小鱼小虾,根本不值当。”
林默点头,继续道:“而且你没抓住重点,我们的首要目的是押送犯人、确保监狱的位置等讯息不暴露,这些才是考虑的出发点。
为此,像是事先不确定准确交接时间,行进转移路线随时更改等等都是必要手段,若想以此为饵,那很多安排就要围绕此展开,那不是舍本逐末吗?
而且搞出动静太大,对方可能都无需露面,你搞几次,对方就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查到他们需要的信息,往往布置越多越杂,传递流露出的情报信息往往越多。”
“…没错…”廖延辉点头接过话茬,道:“对方想要侦查到想要的情报讯息,手段很多,就算是跟踪监视这类手法,也不是单纯跟在**后面尾随。
像是可以在一些关键道路、节点进行定点蹲守观察,蹲到的可掌握行踪去向,蹲不到的也可做为排除,一次不够,就二次三次五次,被收集的讯息够多,迟早暴露。
更简单的,那还有事后再一路追查询问,可能隔几个小时乃至几日甚至更久,我们还能为此付出这么多时间精力?所以此事最好隐秘低调进行,尽量不要引起过多的关注。”
特别行动组三人点头,王明坤想了想,道:“如果要确保隐秘低调,那就不能动用太多人手,押送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