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拉风(3 / 6)

国潮1980 镶黄旗 2574 字 2023-05-02

回去了,还不算完呢。

家家户户还都要把大白菜摆满庭院、窗台,码放好后晾晒。

天儿冷后还要用草帘子和旧棉被盖严实了。

就这样,一堆堆储存的过冬菜,一排排盛着腌咸菜的缸坛瓦罐,便成了京城迎接冬天的特殊风景。

要说句大实话,这段时间,就连菜站和居民们抛洒的白菜帮子都是成山成垛的。

城外的露天**场无一例外,全都被白菜叶子给盖住了。

如果没亲身经历过的人,是不会懂得京城人这份争先踊跃,大量囤积的买菜热情的。

或许他们会感到好奇,到底是为什么当年的人们这么爱冬天的白菜?

其实答案很简单。

第一无非就是物资匮乏,生产力落后。

虽说七十年代,京城就已经有了成熟的大棚种植技术,也引进了不少外国蔬菜。

可惜受工业的局限,塑料薄膜太少,而没能推广开。

没暖棚,还怎么“反季节”?

所以许多三十年后毫不稀奇的生菜、西芹、紫甘蓝、油麦菜、球茎茴香、小西红柿。

此时还是只供涉外宾馆、商店出售的特菜。

老百姓能看见的机会,只有重要节日里供给京城四大菜市场展示,以体现蔬菜市场丰美的时候。

反过来供应老百姓的普通菜店,冬天的货架子上往往都是空空的,只有些蔫土豆、辣萝卜“值班”。

偶尔能把“三黄一白”凑齐,还没等卸车,门口就排起了长队。

最惨的时候,柜台里外干净得像被狗“舔过”。

卖菜的售货员,成天无聊地蹲在大门外晒太阳。

那想想看吧?老百姓不多买点白菜存着成吗?

人不吃水果可以,但不吃蔬菜万万不行的。

否则就会因为缺少维生素而生口疮,会因为缺乏植物纤维大便干燥。

第二,就是对于冬储大白菜**是给补贴的。

上市前,物价局已经对大白菜进行了分级定价。

一级菜六分六厘,二级菜是六分,**菜五分四厘。

这个价格,京城市**统统补贴一倍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