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带领一千金陵,江苏,应天府等地征集的士兵,沿着三岔河逆流而上。
出了营地十数里,就风声鹤唳。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他们对这里毫无头绪,看见什么景物,都觉得会有伏兵。
“有人?”
士兵发现了一些百姓打扮的人,正往他们的方向走来。
“快,别让他们跑了,赶紧去抓来。”
杨玉以为是自己运气好,百姓们运气不好,他们撞上的军队。
不管是奸细还是真的百姓,对他都有大用。
令他意外的是,这行百姓看见官兵竟然没有四散奔跑,反而主动上前询问。
“是金江军吗?”
杨玉摸不清楚头脑。
“我们是金陵军。”
百姓们露出失望之色,有些人的脸上,这才露出担忧害怕的神情。
杨玉收起心中的好奇,询问他们的来路,众人一口同声,皆告知是本地的百姓。
“我一路来都没有看到人烟,你们如何证明是本地的百姓。”
“这里的蛮人上个月全部离开了,并来了好些蛮兵,把所有村落的汉人都赶回去辽沈。
我们是逃出来的,一直躲在野外,久见不到蛮兵,才出来准备往复州赶去,投奔金州。”
杨玉见这么多的百姓,观其神色应该不是奸细,并且自己多加留心一二,应该不会出事。
“我军要去打蛮族,却不知道此地地形,你们可有人愿意作为向导带路?”
杨玉询问后,又怕百姓不愿意,此地不是国内,因此他主动说道。
“不让你们白为我做事,给你们重赏。”
没有想到的是,随着他的话音刚落,这些百姓纷纷表示,愿意为大军做向导。
他们不要赏赐。
“诸位实乃义民啊。”
被这些百姓的精神感动,杨玉赞叹了一句。
有了这些向导道路,并沿途告知周围的地形,他们自信的说道,此地没有了蛮人。
果然。
一路前行,别说蛮兵,一户蛮人都没有碰到。
前行十数里后,不在继续东行,而是沿向北而去,一路过大井子,獐子沟,到了老虎头河。
国内的百姓,畏惧贼寇,更畏惧军士,见到军士逃都来不及。
眼前的辽民们,见到大军不但不跑,竟然还不要赏赐的,为军队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