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里的主角在古代动辄利用“土法炼钢”,极具误导性。
高炉、转炉、平炉的制作,以及焦炭的制取,耐火材料的选取,都是极大的难题,这不是靠梁萧一个人脑子灵活就能完成,还需要国力和资源的支持。
历朝历代是有使用煤矿的记载,但是大乾国暂时还没有找到产量喜人的煤矿。
梁萧依照自己对故乡的记忆,提议萧清暗中派人去这些产煤宝地探查,或许就不需要借助东野氏藏起来的山川地形图。
结果去各地探查的每个人都是空手而归,倒是有人意外发现了一处铜矿,但对炼钢没有帮助。
说明这里只是地理相似,但资源相对贫瘠一些,也许就是资源分布的差别导致历史不同的走向……
没有充足的煤炭,就意味着无法准备充足的焦炭,想要用偏现代化的土法炼钢来大规模产钢,是不切实际的。
就算有了煤炭,耐火材料和炼钢用的几种炉子,都不是现有科技水平随随便便就能弄出来的。
但梁萧不可能就此破罐子破摔,还有别的办法!
目前梁萧的钢厂用的是一种灌钢法,成熟工艺出自南北朝时期著名冶金家綦毋怀文,等将来条件成熟再考虑坩埚炼钢法,和改进的土法炼钢。
在高温下,液态生铁中的碳分及硅、锰等与熟铁中的氧化物夹杂发生剧烈氧化反应,这样可以去除杂质,纯化金属组织,提高金属质量。因此,灌钢法可以减少反复折叠、锻打的次数,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灌钢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便于推广。
打造军器时,使用的也是綦毋怀文的双液淬火法,即先在冷却速度大的动物尿中淬火,然后再在冷却速度小的动物油脂中淬火,这样可以得到性能比较好的钢,避免单纯使用一种淬火的局限。
双液淬火法,是在工件的温度比较高的时候,选用冷却速度比较快的淬火介质,以保证工件的硬度。
而在温度比较低的时候,则选用冷却速度比较小的淬火介质,以防止工件开裂和变形,使其具备一定的韧性。
燕州寒冷,建在河边的钢厂工人们却是满头大汗,工作依然是热火朝天。
梁萧望着远处工匠正在锻打的陌刀,还算满意。
战场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为了尽可能减少伤亡,大乾将士需要更多的高级军器!
从他的钢厂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