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反派她不按照剧本走(13)(2 / 4)

地便安静下来,一时间风平浪静。

启元二年的时候,玉黎开始推广育苗之法。只是很多百姓都有些抵触,毕竟本就产量少。

若是施行了新法,连原本的产量都保持不住怎么办?这不是要挨饿受冻?

玉黎为了让百姓安心实施新法。便昭告天下:若是实施育苗之法,便只交两成的税收。

往年都是收三成,现在使用育苗之法,却只收两成税收。怎么样划算一目了然。

玉黎不仅减税,还派人下去教导。

女帝如此重视,下面的官员也不敢敷衍。如此一来,这育苗之法实施得十分顺利。

启元二年秋,百姓们都高高兴兴地去地里收获了。看到沉甸甸地稻谷,脸上都笑开了花。

百姓得到了大丰收。虽然只收了两成,但是其总数也不是往年能比的。

大宣有钱又有粮,玉黎便提高了边关将士的待遇。

自然也是有人阻挡,玉黎也难得讲什么道理,直接将他们一家送入边关。

自此以后朝堂上安静很多,在实施政策的时候,也更加顺利。

启元二年秋,收完稻米后,玉黎再次给百姓发玉米、红薯和土豆等物的种子,这些都是玉黎空间里常备之物。

为了能拿到这些,玉黎还特地在阳春三月的去华安城外围猎。

在众人眼皮下发现的这些东西,让人研究。这样才在秋季分种下去。

吴沁雪在皇庄听了户部官员的讨论,她心里想着:这位老乡怕是带了个空间过来了。真是人比人,气死人。我怎么就没有这样的好日子呢?

启元二年冬季,百姓们又收获了红薯和土豆。他们发现这些东西即使上交税收后,依旧能好好过个新年。

经过玉黎两年的努力,百姓们已经吃饱喝足了。她准备安排各个州府的书院和书阁。活字印刷术和制纸之术,早就创建出来了。

其实在华安已经建立了书阁,即使是百姓也能进去看书,在书阁里不分贵**。

启元三年,玉黎开始发钱下去,建立书阁。又让礼部开始制书,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律法等书籍都大量印刷。

除此之外,还有医术、农业、木工、等品类的书。这些都是玉黎找来的老师傅和礼部官员一起制书。

自然也有礼部官员抱怨,玉黎也没有训斥他,直接让他跟着老师傅做一天东西。

若是这个东西他能做得比老师傅做得更好,那么你便有资格发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