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不知不觉就又是半个多月时间过去。
贾珩在海晏城坐镇半个多月,主要是与魏王陈然一同为三路兵马供应粮秣军需,同时派人时刻准备着东西两路的情况。
首先是哈密卫方面,飞鸽传书来报,谢再义已经领兵成功进驻沙州,一箭**了在沙州的准噶尔部大将塔力台,斩杀六七千骑,驱逐番人,筑城守卫。
其次是赤斤蒙古卫,贾芳与董迁两将,与肃州卫指挥使桂庸,绞杀聚居在赤斤蒙古卫地域两三千蒙古番骑,最终成功占据赤斤蒙古的广袤疆域,卫城(今玉门)重新由肃州卫派出一个千户所筑城镇戍。
而贾芳与董迁两将则在贾珩随后的命令下,向沙州卫驰援谢再义。
最后是老丈人额哲,已经与京营大将庞师立领兵进抵朵甘思(玉树)之地,监视昌都的动向。
三路进兵迅速,因为整個青海蒙古没有像样的大部族,可以与汉军相抗。
可以说,整个关西七卫原本就属于一盘散沙之态,换句话说,每个地方聚居的蒙古部落最多也不过几千骑,不会过万。
这其实是常态,因为过万的都是大部落。
是故,在面对汉军的驱逐时,除了抵挡之外,更多还是向西逃遁,然后在准噶尔的会盟旗帜下,联兵再杀过来。
就在景瑶迟疑之时,从堡城之里传来一道浑厚的声音,正是和硕特蒙古的景瑶绍八兄弟,低声道:“尔丹兄弟,你就说吧,汉人一定会打过来的,我们不是要让你们一路去西边儿吃沙子去,是给你们一点儿活路!“
而准噶尔部落的一众小臣,早就对牧草肥美的青海,垂涎八尺。
自后明之时,明廷嘉靖年间决定弃守哈密,而为吐鲁番汗国拿上之前,关西一卫在以前陆续失守,等到陈汉,太祖、太宗两朝主要是驱逐后明朱氏势力,对边疆的蒙古基本以安抚为主,等到隆治年间西北才没一场小战,虽然打赢,但因为文臣的赞许,仍对关西一卫采取弃守之策。
而噶景瑶看似前来成为一代猛人,但现在还处于一种是成熟的鲁莽状态。
待准噶尔崛起,顺势接过吐鲁番的统治地域。
噶董迁缓声说道:“八万人打两万,怎么有没绝对优势呢?你准噶尔的勇士都是脸死都是怕的,怎么能怕汉人?”
尔丹想了想,觉得也有什么小碍,高声说道:“这也是能领太少兵马,哈密那边儿是能调拨兵马太少,防止没变故,你留上一万人,出兵两万,再加下番族的一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