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对面,平息了十多年的战火再一次熊熊燃起,对面张望的东江,那股子火药味亦是愈发的浓郁。
“齐步走,一二一!一二一!立定,向左向右转!”
嘹亮的口号中,两行亲兵团大步流星走到了港口边上,旋即向左向右看齐着,猛地将燧发枪比到了肩上,整齐划一的就好像一个人那样,身上的崭新皂色盔甲剧烈的一颤,看的船上那些关内来客,无不是都跟着心里扑腾一下。
“这儿是东江?”
虽然当了毛珏的老丈人,可这东江,登莱巡抚余大成还是头一次来,不仅仅是码头上亲兵队的震撼,更令他挪不开眼睛的,还有那片楼宇林立的铁山港,繁忙的大小船只堆满了一道道深入海中的栈桥,还能看到不断有人扛着渔获箱子向岸上走着。
再往里看去,由于空间不足,不少本来的平房拆了盖做二层小楼,甚至还有盖成三层的,反正东江矿藏多,开个山洞子都是煤矿铁矿,地基一打,钢筋一支,里面再砌上硬邦邦的大青砖,台风来了都倒不了。
依附在这片港口的居民已经超过了六万,虽然人口还是远远比不上应天,苏州,常熟这些超级大都市,可这繁华却是绝对比上了。不少南方跑过来做买卖的生意人第一眼看过去都觉得震撼,似乎一年这儿变一个样,也不缺余大成一个。
大明朝的规矩,文臣督师,武将卖命,就算是个“苦差事”,朝廷也没放过毛珏,总指挥是他老丈人,登莱道巡抚余大成,也算是朝廷难的办点好事儿,余大成不是空手来的,他也带来了六千多山东兵马,八万两银子的军饷,十二万石军粮,还有一大堆这个官那个官的随行人员。
看着繁华的东江,跟着过来不知道有屁用,招待费却得不少的各位领导同样惊奇的长大了嘴巴,这里头还包括了令毛珏尤其觉得头疼的宦官!
曹化淳的义子之一,监军曹喜也是看得眼睛直发晕。
会哭的孩子也他**没有奶吃,东江真是像后娘养的似得,年年毛珏向朝廷打报告却饷缺粮食,叫嚷着再不发饷马上就兵变了。虽然年年兵部的分配方案他都没沾上边,十二个月饷银能发给他俩月都算阿弥陀佛了,可东江穷困之名依旧是在京师都传开了。
说实话,曹喜抓阄来东江算他倒霉了,谁都不愿意来,可怎么也想不到,会是眼前这副模样,怎么看,这火器,这铠甲,都和穷没关系吧?
吧嗒吧嗒的声音中,木梯子自船舷放下,跟着余大成背后,一边走一边这曹喜还想入非非着,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