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罪已诏并不罕见。
大周历代帝王,有记载的下过罪已诏的帝王,就超过十位以上。
当然,这些下过罪已诏的帝王中,大多数下罪已诏的原因都是因为天灾。
连绵不断的天灾,让在位帝王下罪已诏祈求天灾,在大周,这更多的是一种姿态而已。
但是,像仁尊皇姫隆这样,因为施政错误,在群臣的逼迫下以下罪已诏为妥协的帝王,却是第一位。
总体而言,仁尊皇姫隆是成功的。
至少保住了大部分权柄,有了翻盘的机会。
不过,既然答应下罪已诏,那就必须得下,大周的贵族们可不好糊弄。
而罪已诏,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下个承认自己有错、幡然醒悟的诏书。
帝王下罪已诏,是有着一系列的严谨的礼仪的。
先成诏,再制诏。
然后,皇帝入太庙告罪于列祖列宗,然后当着列祖列宗的面,宣读罪已诏,乞求列祖列宗的原谅。
告罪于太庙之后,再告罪于大周祖神,同样要乞求祖神的原谅。
接下来,祭拜天地,告罪于天地,然后焚罪已诏于天地间,以示自己民然知错。
最后,才是回转洛邑,将罪已诏交付有司,诏传天下。
这是一个严谨无比的礼仪过程,对于帝王而言,这是一个个真真正正的认罪的过程,其中辛苦和难堪,自不用多说。
所以对于大周的帝王而言,非万不得已,不会下罪已诏。
不过,此时此刻的仁尊皇姫隆却没得选择。
大周的朝臣们,行动也极其迅速。
仅仅三日之间,就准备好了一切礼仪所需和行程所需。
东来阁来,仁尊皇姫隆脸色青白相间,看着眼前的三份他亲手书就的罪已诏,嘴角紧抿着,一动不动。
内监大总管童德海伺候在旁,一句话也不敢说,但却时不时的看看东来阁外边。
东来阁外边,以丞相为首的文武百官,俱在那里等候。
等候仁尊皇姫隆完成罪已诏的程序。
因为也只有完成罪已诏的程序,太子姫骜也才能顺势获得署理国事之权,更是面向天下人的一个宣称。
最终,东来阁内的仁尊皇姫隆长叹了一声,“也罢,事已至此,只能如此了。
不过,待朕建立万世功业之时,今日之辱,必叫尔等悔不当初!”
冷叱一声,掌心虚伸,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