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六十三章 自私自利(4 / 4)

天唐锦绣 公子許 1620 字 2023-04-15

一句“任宰辅,碌碌无为”,却也因此造就武则天篡唐为周,险些断送大唐国祚……

从历史的角度去看,李勣做的似乎并无大错,是李治一手将武则天扶持到“天后”的地位足以篡夺国祚。但从时代的角度去看,李勣却是促成武则天篡位的元凶之一,身为宰辅,更是大唐军方巨擘,却在废后这件足以动摇帝国根基之事上采取默然旁观、隔岸观火之姿态,严重失职。

究其原因,不过是当时关陇势大,严重威胁他的地位,欲借助武则天之手将政敌予以剪除罢了。

却丝毫不考虑李治之所以登基是因为关陇门阀支持,登基之后使得关陇门阀把持朝政、一手遮天,势力庞大至无以复加。当时的关陇门阀早已根深蒂固,渗透至帝国军政方方面面,骤然予以剪除,导致赖以维系的国家政体轰然崩塌。

或许诸如李勣等当朝权臣心中并无他想,毕竟这个帝国是他们追随李二陛下打下来的,他们功勋卓著、与国同休,之所以做出损害帝国之事,只不过是时代局限了他们的眼界、心智。

但说到底,他们的自私自利,为帝国之崩颓埋下了一颗种子,最终结出一颗苦果……

李治是一位**天赋几乎满格的英明君主,武则天更是谋略手段傲视古今,这两位在将关陇门阀完全剔除朝堂之后勉力维系朝政平稳,却也不得不通过扶持寒门、借助军方强力压制的方式来达成稳定。

后果便是各地军方权势滔天,又被被迫退出朝堂的各地门阀暗中把持钱粮命脉,双方沆瀣一气,最终形成军阀割据、尾大不掉。

至唐玄宗时,看似天下生平盛世锦绣,实则早已形成强枝弱干之格局,彼时李唐皇族的影响力回光返照,加之唐玄宗**手段高明,勉强维持朝堂与地方的平衡。

待到晚年昏聩乱政,隐患终于爆发且一发而不可收拾……

历史有着难以置信的惯性,某一时间段某一些事情的发生看似偶然,实则根源早已在十年、甚至数十年前种下,事到临头大势汹汹浩浩荡荡,哪里还能拨乱反正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