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1章 君臣之间(3 / 4)

天唐锦绣 公子許 1403 字 2023-04-15

当初将长孙无忌带来辽东,是防止他留在长安与房俊大动干戈、搅风搅雨,结果因此间接导致长孙濬之死,若说心中全无同情,自然不能。

好歹长孙无忌的功绩摆在那里,更有文德皇后临死之前的嘱托,李二陛下岂能当真对长孙家下狠手,任其满门遭难?

打压是肯定要打压的,这攸关皇权之完整,但他绝不会抄起屠刀杀光了事。

他李二陛下不仅念旧,而且珍惜名声、爱惜羽毛……

长孙无忌哭了一会儿,擦干眼泪,哽咽道:“身为人臣,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己。陛下信重老臣,老臣又岂能因为家事耽搁了陛下的东征大业?人已经死了,也没什么好挽回的,就让老臣服侍在陛下身边,最后尽一回人臣之本分,协助陛下就成大业。只是回到长安之后,恳请陛下准许老臣致仕告老,享受天伦之乐。”

长孙濬惨死西域,使得长孙无忌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与其一味的抗争,又何妨退让一步?陛下对于皇权之维护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点,顽固的抗争下去,除去一点一点的将往昔的情分消磨干净,最终成为挡在皇权面前的拦路石之外,没有其他的结局。

退让一步,却并非当真从此放弃把持朝政的野心,而是以退为进。

只要西域发生变故,吐蕃、吐谷浑、突厥、甚至是薛延陀残余,都必将趁时而动,整个关中都将风起云涌。而稍有一点疏忽,其责任必然由太子来承担,身负监国之权,却不能安邦定国,这样的太子有什么用?

李二陛下本就对太子不满,如此一来,储位之变故依旧存在变数。

自己致仕告老之后,将朝中斗争放在一边,全心全意的协助晋王争储,三五年之后,局势必定大为改观,逆而夺取也未尝不能……

李二陛下不知道长孙无忌心里这么些算计,只以为他丧子之余悲怮欲绝,心灰意冷,起了急流勇退之心,倒也在情理之中。

想了想,说道:“这样也好。如今大军获得补给,正从建安城源源不断的开来,总攻即将开始,此等紧要关头,你留在朕身边,给朕出谋划策参赞军机亦是好事。至于致仕告老,待到回去长安之后,咱们再从长计议。”

说到这里,他感慨道:“坐上皇位的第一天,朕就曾对自己立下过誓言,定要与尔等这些肱骨之臣共富贵,绝不会行下那等鸟尽弓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