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静谧而又深沉。
天地之间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幕之中,栎阳平安里农家院落之中的那一点灯火则显得明亮。
幽幽火光的照耀之下,晃动的人影映在黄土夯成的墙壁之上,更为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别样的意味。
“唉……”
一声悠长的叹息在房间之中响起,端坐在几案之后的公孙鞅,轻轻地放下了手中这份来自安邑的帛书。
双眼静静地闭上,在将心中生出的那份激荡渐渐平复之后,这份帛书具体内容重新浮现在了公孙鞅的脑海之中。
这份帛书乃是由身处安邑的魏侯魏罃亲笔所书,交由前来赴任栎阳县尉的孙伯灵随身携带,其上记载了一件对于秦东乃至整个魏国都无比重要的事情。
这便是魏罃准备将公孙鞅治下的栎阳作为推行“授田制”的试点。
一旦“授田制”在栎阳之地收获了不错的效果,那么这项在魏国已经在魏国其他地方推行了数十年的制度将会被推广到整个秦东之地。
其实在刚刚来到栎阳并看到这里“公田不振,私田成风”的现状之后,公孙鞅的心中就曾经升起过类似的想法。
若是授田制能够在栎阳乃至秦东之地上得以推行,那么不仅黎庶能够得到足以供应生活的土地,魏国也会因此而受益。
如此一举两得的事情,正是身为栎阳县令的公孙鞅心中所期盼的。
不过当记载着魏罃命令的帛书通过县尉孙伯灵真正交到他手中的时候,公孙鞅的心中却是忽然生出了几分惶恐。
一项新制度的推行固然可以获得不小的利益,但势必也会遭受到利益受损一方的强烈阻力。
在栎阳乃至秦东推行授田制,或许对于普通人以及魏国都有利,但是伤害的却是当地世族豪强的利益。
通过这些日子以来对于各乡里的走访,除了了解栎阳黎庶的生活之外,公孙鞅也基本摸清楚栎阳之地的几大世族。
虽然因为秦国战败并向西撤退,原本盘踞秦东之地的秦国世族大半已经离开,但是以余、丕、桑为首的一小部分世族还是留了下来。
他公孙鞅自己不过是初来乍到,能否顶住这些世族豪强的压力,完成“授田制”在栎阳的推行?
这個问题的答案就连公孙鞅自己也并没有万分的把握。
心中思绪渐渐纠结在一处,眉头更是深深紧缩,公孙鞅缓缓睁开了自己的眼睛。
眼前影影绰绰的灯火渐渐变得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