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满朝庸碌之辈(3 / 4)

己陷入苦境是小,连累了陛下可就万死莫赎了!”

“陛下,回京吧!”

正寻思孺子可教呢。

一旦他某天有个不测,靠现在朝堂上掌权的这些人,还能坚持他的道路吗?

他与那些高门世家斗了一辈子,难道临到最后,却要被自己的孩子改弦易辙么?

故而,刘宏甚至等不及祭祖归来,便急匆匆的上马了西园军,让久经考验的亲信蹇硕主掌兵权,同时加封董太后的侄子董重为骠骑将军。

待臣直杀入其大营,拿下王芬,则叛乱立解!”

“区区王芬,陛下何须忧虑?

是的,这趟祭祖,对于刘宏而言,是有着个人感情与朝堂**多重因素的考量,他实在是不愿意半途而废。

那一日,刘宏一边在西园听着苏曜讲述并州的战绩,一边看着自己那一大一小的两个孩子,心中的紧迫感就越发的剧烈了。

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位关内侯,这个最近一直沉默寡言、毫无存在感的年轻人,会在此刻语出惊人!

是的,这些一直准备揪苏曜小毛病的人惊讶的发现,这位关内侯来京之后的日子居然是那么的低调乏味,深居简出。

大半个月来,苏曜在京师的存在感稀薄得如同透明人一般,除了首次上朝时稍显活跃之外,其后便一直保持着静默和低调。

卢植也劝道:

“陛下当趁此良机,尽快回京。

经学大师卢植、四世三公的杨彪以及代表军方和外戚的大将军何进,这三人如此表态后,在这临时的朝堂上顿时反对之声此起彼伏。

而在上月中,举行完盛大的献俘典以及次日的朝会后,那连续两日“高强度”的工作,更是让刘宏愈感困顿。

甚至刘宏询问张让等太监,他们的意见也全部相同。

苏曜站了出来,行礼道:

“陛下此番擎天子旗,领近万兵,浩浩荡荡北巡而来,可谓集天下众人之目光。”

可是,就这点兵,硬碰过去实在危险。

苏曜扫视了一眼在场众人,侃侃而谈:

以为他懂得了规矩,学会了做人。

大臣们的意见出奇的一致——撤!

“若只是因一小丑跳梁之传闻便狼狈而走,还如何为天下人之表率?”

“如此明哲保身,只怕会引来众人之轻慢,使局势糜烂,越发而不可收拾!”

(本章完)

小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