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士绅一体纳粮(2 / 7)

大明国师 西湖遇雨 2747 字 5个月前

道。

“第二点,严禁官绅勾连诉讼。”

封建社会,是人治社会,不是法治社会。

县太爷都是流官,判案子当然要考虑到当地的实际势力情况。

不然得罪本地士绅太过分,很容易就会被架空成政令不出衙门的傀儡县太爷,还可能被本地的士绅,联合在朝中的势力告黑状。

封建社会里,同窗、同乡、同门.地方士绅豪族,谁家摸不到一个沾亲带故的御史呢? 而想要顺顺利利地干完自己县太爷的这几年,再给自己谋一点微不足道的福利。

自然而然地,权力寻租就开始了。

县太爷什么权力最容易寻租而且犯错误的概率最低? 判案子呗。

这种东西,判的结果完全取决于县太爷的心情和是否收钱。

那么,很简单一条利益输送链就产生了。

因为宅基地建房子,中间有两尺过道产生纠纷,甲和乙到衙门告状,两人都是平民。

甲想要县太爷把过道判给自己,但是甲又不认识县太爷,怎么办? 找当地有名望的士绅丁,丁帮你联系县太爷,并从中收取一点微不足道的好处。

这样一来。

甲——丁——县太爷,利益输送链条成型。

县太爷把过道判给甲,权力寻租完成。

同样是来告状的平民乙,能说什么吗?

什么都说不了。

先不说平头老百姓越级告状的难度和所需要的时间、精力、金钱、人脉等资源,就单说一个事,就算是越级告状了,你能挑出县太爷的不是吗? 这还是最简单的问题,县太爷在帮人判过道上也收不了几个钱,甚至最大的可能,是县太爷卖个人情给士绅丁。

人家县太爷一分钱没收,朝廷怎么查? 夏原吉不禁问道:“这种事情,在大明上千个县里,每天都在发生,大明朝廷没有证据,查的过来吗?”

“不需要每天去查。”姜星火笑呵呵地说道,“秋天收税的时候,开个场地让老百姓告状就行了,当然了,有些确实拿不到证据的,告了也没用,但若是真有证据,总能查出来的不虞是不是所有冤假错案都能查清楚,只是有这么一个能名正言顺地向朝廷反馈的路子,就比没有强。再加上如果能坐实某士绅充当状师或中间人,从中与官府勾结,欺压庶民,一并列入‘不法士绅’名单就好了。”

听到姜星火的解释,朱高煦也明白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