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吹醒肯定是要扩编步兵的。
无奈之下,楚行只能城里第四千户所,第二独立巡检司。
与之前不一样的是,后续的部队,只能以数字作为番号,想要获取如同虎贲、鹰击、豹骁这样的军号,必须立下赫赫战功才可以。
不过新成立的千户所,下设三个千户,分别是一正二副,同时又有十个百户,负责统帅下面的火铳手和长矛手。
而独立巡检司的大体设置,与千户所一般,主力也是火铳手和长矛手,但是也有刀盾兵、弓箭兵等特殊兵种。
这样下来,救民军就拥有四个千户所,两个独立巡检司,如果再加上后勤部队,守备千户所,以及各军官的直属部队,亲兵队,以及斥候队伍,炮兵部队,满编将会超过七千人。
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实力而已。
这些兵马起码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形成真正的战斗力的。
因为贫穷的楚行,拿不出那么多火炮、火铳、甚至刀盾、弓箭都不够充足。
制造火炮是相当麻烦的,时间长不说,还需要大量的铜,这极大限制就炮兵部队的扩张,按照后方的说法,短时间内,也就制造一些三四百斤的小炮出来。
至于楚行心中所想的那种将近一千斤的重炮,不好意思,可以问崇祯要,大家伙是造不出来的。
而且大都督府,也建议不必制造那么大口径的火炮,山东以丘陵地形为主,短时间内用不上。
因此享受了一番重炮**的炮兵,马上就要认清现实了,他们不会接收到一门重炮,而是清一色的五百斤一下,方便携带的小炮。
尤其是四五百斤的车载小炮和适合山地丘陵作战的虎蹲炮,将是主力炮兵武器。
火炮好说,有没有他,仗都能打。
实在不行了,搞一搞回回炮,都可以接受。
关键是没有火铳是真不行。
按照现在的计划,救民军起码要有两千五百支左右的火铳,而且这还算最低的需求,储备另算,因为火铳的炸膛,磨损是非常常见的事情。
然而目前救民军有多少支火铳?
五百支都不到。
而救民军自己的产量呢?
因为如今物资的供应问题,目前连一个月生产一百支都做不到。
虽然说,随着东真面的资源不断朝着石桥镇迁徙,石桥镇这边儿的产能会不断攀升,甚至有可能得到一个月三四百支,但是这只是个预估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