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190章 这里一定有猫腻!!(2 / 13)

......

距离五福街施粥已经过去了三天,今天天气放晴,万里无云,阳光普照。

又是混吃等死的新的一天。

赵壁起了个大早,现在正打着哈欠在膳厅用着早饭。

“赵枉呢。”赵壁见只有自己一人用着早饭,便随口问着管家。

“二殿下昨夜没有回来。”

赵壁拿起一颗麻球咬了起来:“世子呢。”

“世子殿下在书房会客。”

“大早上的谁来?”赵壁好奇的问了一句。

“礼部萧尚书。”

赵壁愣了一下,堂堂的礼部尚书怎么会来赵府。虽说二人是翁婿关系,但因为各自的身份敏感。这种会面几乎非常少。

你一国重臣私下会见诸侯世子,就这一点足够御史台那些嘴炮把你喷下马。

“知道是什么事嘛?”赵壁问道。

“上秋佳节将至,陛下颁旨,上秋当天在听轩阁举行文会。此事由礼部负责。萧尚书是来邀请世子殿下的。”管家笑着回道。

赵壁恍然过来了,原来是公事。上秋节是大魏一年中除去除夕之外最重要的节日。每年上秋节整个京都都会热闹异常。

花灯,烟花,庙会,舞狮舞龙等等。那一晚不出意外的话,整个京都会成为一个不夜城。其中由魏帝领头组织的上秋文会更是重中之重。

无数文人墨客都期盼着能在这一天在陛下面前出风头,当然,上秋文会不是人人都能参加的。对能获得邀请的文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认可,十分殊荣。

赵湷来京十几载了,在京都文人圈子里举重若轻。

是的,赵湷抛开安国公世子身份,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文人。文采出众,学富五车。声名在外。是京都年轻一辈中居翘楚的文人。

每年的上秋文会必定会受邀出席。不过这次礼部尚书亲至,赵壁有些想不通了。按理说应该不至于才是。

“就只是这件事吗?”赵壁问道。

“好像还有另一件事。大太后七十大寿将至,大魏周围十来个国家的使臣也快到京都了。这件事也是由礼部负责,世子殿下粗通七国语言,萧尚书有意让会见这些使臣的时候让世子殿下陪同。”

赵壁恍然过来,会见外国使臣确实是要看重一些。赵湷这种出身不凡又精通多国语言的确实是最适合的。

不过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大魏已经愈发的弱势了。遥想当年,大魏初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