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滨州。
呵呵,是嘛,那咱可真是正儿八经的老乡啊。
是啊,老乡,我姓宋,你是201的?
是的,我姓唐,宋老哥,您也住这里?平时没怎么见到过您啊?
呵呵呵,我是302的,不住这里,我这不准备把房子出租嘛,房客要求配家具,我正准备去家具市场买了几件家具,准备捯饬捯饬呢。
奥,宋老哥,您这带家具能租多少钱?谷
关外租不上价钱,才800块钱一个月,不包水电,物业费。
奥,那还可以啊。
是啊,算球了,我也就当作供房了。
宋老哥,那您不住这里,请问住哪里啊?
我住在下沙,我在下沙菜市场管理处上班。
奥,那还是事业单位吧?ωωw.Bǐqυgétν.net
呵呵呵,是的,是的,不过就是个职员,我也就是混口饭吃......
远在异乡为异客,乡音无改入耳亲啊,能遇见老乡当然是件很幸福的事,仅凭着彼此的方言就足够慰藉那颗思乡的心了,一起聊起家乡的事和物,都是那么的熟悉,悦耳,亲切,慢慢的,几乎每个月初都能看到老宋开着他小吉利来收房租,时间一久,本来对陌生人还存着的那点戒备之心,也就渐渐的烟消云散了。
这老宋啊是1965年生人,本姓王,排行老三,在老家上完高中没有考上大学,没有办法,也就只有去务农了,在80年代风云激变的大环境下,青春的躁动让他坐卧不安,1983年一封来自海南文昌的电报让他看到了希望。什么电报呢?电报是谁发来的呢?
原来这封电报是他父亲姑姑家的表哥,也就是他表叔发来的,他的这位表叔是华东野战军的南下干部,可是一直没有孩子,忽然想起了家里老表家的几个儿子,便打起了老三的主意,说希望能把老三过继给他,如果愿意的话,就去海南找他。
这个时候的王小三正走投无路呢,当然是愿意去了,可是他父亲却死活不愿意,自己亲手养大的儿子怎么能白白的便宜了别人啊,没有办法,在一个夜晚,王小三逃离了家,直奔火车站,辗转到了文昌。他表叔是文昌县的副书记,看到了王小三来了,很是高兴,一个电话就在县公安局为他改名宋子昌,上了户口。
后来他表叔的亲戚调来了深圳,他也就跟着来了。据他说,他在下沙村二坊那里有一栋房子,诸位,是一栋房子,就是像在岗厦的城中村那样的一栋,几十间房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