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高考卷工作会议(2 / 3)

“看看阵容就知道,今年的高考数学卷要改革,不像往年一样温文尔雅,要出一套刀枪见血的卷子,请诸位看看文件,边看我边说。”

邓教授翻开手里的文件夹,拿出四份文件,四个出题老师连忙起身,拿走属于自己的一份。

宋河低头看,红头文件,印着绝密字样。

“往年的高考卷,遵循的是6:3:1原则,即60%的送分题,确保学生只要把课本上的知识点背熟了,能轻松做对。30%的中等题,有一些陷阱,需要稍微动动脑子避开。10%的难题,用于选拔能进985的尖子生,难度往往脱离常规,需要有敏锐的数学嗅觉。”

邓教授的语气很平静,但透露出十足的认真,俨然绝对理性的数学家。

“今年废弃这一原则,同时上级要求,尽可能推出更多的新题型,而不是在往年题型惯例上稍作修改。”

“也就是说,今年的高考考生,需要拿到一张完全新颖的卷子,不同于历年的任何试卷。”

宋河脸色严肃,但心中暗爽,新颖好啊!

我有上百种办法可以让试卷变得新颖!想要多新颖就能有多新颖!

狠狠收割怨念的时候到了!数百万考生,学霸至少有几十万,能贡献多少怨念值?简直不敢想!

“和往年一样,我们的试卷采取竞争拼贴制。”邓教授道,“这一规则王新荣教授和薛雨华教授肯定都很熟悉了,杨静山同学和宋河副教授呢?”

两个年轻人一致摇头,高考命题组本身就是绝密单位,里面的规则更是绝密规则,新人怎么可能知道?

“那我解释一下。”邓教授推推眼镜。

“首先,你们四位出题老师,每位老师都要出两套完整的试卷,A卷和B卷,一套会出现在高考考场上,另一套则是应对突发情况的备用卷。”

“所有卷子完成后,我们会找一部分学生进行试做,验证卷子的质量,同时我们也要内部讨论,综合决定哪位出题老师的试卷最好,就用哪位老师的卷子。”

“但不会原封不动的用,我们会讨论修改一部分题目,同时,会有大约20%的题目进行替换,从另外几位落选老师的卷子上,替换一些考察知识点相似的题目上去,形成最终的高考卷。”

“整个流程大约需要在五月中旬完成,咱们有一个半月的时间,当然越快越好,往年这一步都是一周左右完成。”

“五月下旬,高考前一周,还会进行一次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