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商议(2 / 3)

农家小女娃 果壳子 1085 字 9个月前

发达,遍布城乡。

书生古代多指儒生。《三国志?吴书?孙权传》注云:“(赵)咨曰:‘吴王……虽有余闲博览书传,籍采奇异,不效书生寻章摘句而已。’”当“书生”与“白面”连在一起时,特指少年文士,含有年轻识浅之义。ωωw.Bǐqυgétν.net

书迷心迷恋于书的人。元末宋濂,因家贫无力购书,只好到处借阅,读后还把书全抄

下来。即使天冷砚台结冰,手指僵硬,也抄书不止。被称为“书迷”。

学究古代泛称儒生,后常讽刺腐儒为学究。如宋刘延世《孙公谈圃》载:“艺祖(赵匡胤)生西京夹马营,营前陈学究聚生徒为学,宣祖(赵弘殷)遣艺祖从之。”

白衣秀士指没有功名的读书人。如马致远《岳阳楼》曲:“至如吕严,当初是个白衣秀士,末流书生,上朝求官,在邯郸道、王化店遇着钟离师父,再三点化,终得成了道。”掉书袋即掉书的口袋,含有贬义,讽喻爱好广征博引炫耀自己学问渊博的读书人。《南唐书?彭利用传》载:彭利用不顾对象场合,“对家人稚子,下逮奴隶,言必据书史,断章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

蠹书虫字面意为咬书的害虫,转喻读死书的人。唐韩愈主张“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反对读死书。其《杂诗》云:“古史散左右,诗书置后前。岂非蠹书虫,生死文字间。”

小儿学士称北周宗懔。据《北史?宗懔传》:“宗懔,字元懔,南阳涅阳人也。少聪敏,好读书,昼夜不倦,语则引古事,乡里呼为小儿学士。”不栉进士栉乃男子束发的梳簏。“不栉进士”喻称有文才的女子。如唐刘讷言《谐噱录?不栉进士》载:“关图有妹能文,每语人曰:‘有一进士,所恨不栉耳。’”

牍:古代书写用的薄而小的木片称为牍,汉代对简和牍串起来写字时,诏书律令宽不超过三尺,一般书信宽不过一尺,所以将书信称为尺牍。

柬:在古代,柬与简通用,是信件、名片、帖子之类的统称,如请柬、贺柬、书柬等。

素:古代称白绢为素。用白绢(或绸)写成的书信称为尺素,后来“素”成为书信的代称。

笺:笺原是精美的小竹片,供人们题诗或作画用。一般信纸也叫笺,后引申为书信的代称。

函:函原指信的封套。古代寄信用木匣子邮递,这种匣子叫函。后来就称信件为函,如函件、来函、公函等。

札:札在古代指书信,公私文书。札原意为古代书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