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缺少强者之心,高级专家水平的(2 / 5)

本来还答应要帮欧晴岚处理两个难处理的病人,现在只能加夜班了。

……

她今天有点惨,又是通班。

晚上需要值夜班。

李敬生帮着她处理完两个棘手病例,回到阳光诊所时,已经接近九点。

当医生,是真的辛苦。

最近与王维维、骆丙刚正在研究心血管介入术。两位教授对他有着帮扶之心,发表的两篇论文都是让李敬生以第二作者的身份。

至于让李敬生当第一作者,那肯定不太现实。

起码要有点自己的东西,才能扶得上去。

不然,就跟花钱买医学论文没区别。没那个实力,只会沦为笑话。

李敬生自己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写论文,还得是骨科方面。

至少他现在最强的是骨外科。

对于各种骨伤的见解,更是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再加上临床积累的各种诊疗经验,只要找到合适的研究课题,肯定可以写出有干货的论文。

很多事情都只能慢慢来,没办法着急。

那些四十多岁评上院士的妖孽,他是绝对不敢比的。

绝大多数人,能够在六十岁评上院士,都已经是祖坟冒了青烟。

他现在还非常年轻,连三十岁都没满,潜力很大。

如果能够快马加鞭,四十岁评上主任医师,应该还是挺有希望的。

只要有了主任医师的身份,就可以做很多事情了。

相信那时候,他的阳光诊所也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

这其实也是他的一个优势。

别的主任医师,想要拿到一笔五百万的科研基金,难比登天。

李敬生的阳光诊所,一年能够赚到上千万,甚至两三千万的话。完全可以自己投资做科研。

倒也不用自己全部投资,而是争取到的基本不够时,自己倒贴一部分进去。

如果是别的主任医师,做一些科研项目,争取不到足够的资金,或者项目研究比想像的更烧钱,研究到一半,钱不够了。

那就只能干等着。

甚至不得不中止研究。

自己有钱,那就不同多了。

只要舍得投入,完全可以保证科研项目得以顺利推进,最终完成。

冲击长江学者也好,评杰青也罢,都很看重贡献。

说到底,就是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