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你曾恩惠于我(3 / 5)

无争 有间茶馆 1804 字 9个月前

觉得,那些幼小的生命死在他的手中是它们的幸运,原来他有圣人般的仁慈。ωωw.Bǐqυgétν.net

……

……

很多人都在猜测内廷司这么做的动机,就连张季舟自己都很不理解。

这天午后,蔡让推门而入,给老人带来了一件棉衣。

棉衣是七香坊推出不久的新款,做工严谨,用料很考究,里面缝的是上好的天鹅绒,御寒效果极佳。整座长安城只限量发售了三百余件,其中半数都被各大权贵府提前预定,剩下的一经发售,短短半天也被抢购一空。

蔡让拿来的这一件,是他托了关系,让七香坊加班加点赶制得来。

“明天送您出城,之后都不要在回来了。”蔡让把棉衣放到桌上,对张季舟说道。

张季舟看着他,终于问出了心里的疑惑:“你为什么要帮我?”

他哪里会不明白,前几天蔡让抓他是为了帮他,现在流放他也是为了帮他。

蔡让说道:“您之前帮过我,难道您忘了?”

张季舟没有释然,反而更加迷惑,说道:“我什么时候帮过你?”

蔡让对他的反应并不意外,明白老人定是忘了,提醒道:“永仪元年,当时我刚刚入宫,有天您在太医署讲学,课后我向您索要了一个药方,您不记得了?”

张季舟仍是摸不着头脑。

永义元年,也就是陛下登基的那一年。

那一年是张季舟人生的转折点,先帝“病”逝,他被人弹劾,继而被逐出京城。

那一年也是蔡让人生的转折点,太监大多是从孩子或少年养起,而他却以二十岁的“高龄”,进宫当了太监。

只不过当年的蔡让只有二十岁,而且刚刚进宫,要实力没实力,要地位没地位,就是一个混在最底层的不受注意的小太监。

官场失意即将被驱逐的太医令,顺手帮了一个小太监,这对张季舟而言就是一件很不起眼的小事,况且过去了这么多年,历史久远,他哪还会记得这种小事?蔡让说道:“对您而言是小事,但对我而言,您的药方帮了我很多。”

张季舟摆了摆手,忽然就有些感慨。

他真心当朋友的空普等人,看到他无不是躲得远远的,反而无意中帮到的人在真正的替他着想,这可真是讽刺。

张季舟说道:“多谢。”

蔡让说道:“老先生不必客气,另外,这棉衣很暖和,离京的路上可以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