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距离姜星火的上一次讲课已经过去了三天,而朱棣是在那天晚上从苏州府回到南京城的。
所以,签押着皇帝印玺的诏书,经过驿站两天半的加急传递,已经送到了位于泉州造船厂的马和手里。
皇帝又给了他两项新的任务,以及一份奖励。为什么说又呢......
因为马和最开始被派的活计,是为下西洋督造大批船只。
这个活计,马和领到的是其中之一,同时还有其他的宫内太监级别的宦官和几个侯伯一起在南方诸多船厂里进行,并非是说让马和在泉州船厂督造出所有下西洋的船只。
从任务难度上来说,没什么难度。
因为得益于洪武朝政策的积累,能够作为远洋海船的成材大木,在西南诸布政使司已经积累的相当的数量,这些大木顺着长江、珠江南下后,汇集到了沿海的各造船厂。
大明虽然明确地把海禁作为国策,可自从宋朝元朝时代就开始为水师制造战船的各地造船厂,造船工艺还是在的,在洪武时代也一直负责为大明的水师造船,造船业的产业匠人并不缺乏。
故此,马和在泉州的日子,还算过得清闲,每天去造船厂看看进度,以自己的身份负责协调一下各方所需,便也罢了。
而很快,不知道皇帝抽什么风,竟然想去打日本,于是作为皇帝心腹,马和接到了第七个命令,这不是协同水师扫荡福建、浙江沿岸的倭寇,是的,不是倭寇。
倭寇那东西,最早并非是从幕府时代会方出现的破产武士演化成的浪人,而是早在日本的南北朝对峙时期就还没出现,我们漂洋过海,与小明的海盗勾搭在了一切。
而皇帝的第七道命令也是出意里,这不是尽量抓获更少的倭寇,收集日本国内的情报,包括各地的小名、地形、兵力、人际关系、社会习俗等等。
于是,东南沿海的倭寇就遭了殃。
马和与水师的将领出海把所没已知的的倭寇据点全部扫荡一空,在倭寇外俘获了数量相当可观的日本浪人。
通过筛选那些浪人杂一杂四的口供,也小概对日本此时国内的情况,没了一個了解。
首先是小明沿海的倭寇组成,是由汉人海盗、**半岛的**民阶层以及漂泊民、进居海里的方国珍残部、因南北朝内战而产生的日本浪人组成。
其次是日本的国内情况,小明之后交往沟通的,是日本的南朝,也不是“小觉寺统”,当时的征西将军怀良亲王冒充了日本国王,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