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秋桐来串门了。
“弟妹,今天看见你了,想和你说话,又怕你不好意思,就没喊你,你卖的是什么呀?”
苏忆安能上集市卖,就没打算瞒着,每天有多少军嫂去赶集,不是她看见,就是别人看见。
刚好家里还有半盘,苏大海偶尔会喝点酒,当下酒菜。
苏忆安端出来,递给秋桐一双筷子,“嫂子,先尝尝,给提个意见。”
一入口,秋桐就有点结巴了,“这味道怎么不一样?”
“这是卤味,要腌渍有老汤还有各种配料,做出来的当然不一样了,你觉得味道怎么样?”
秋桐一连吃了两块,才放下筷子,“好吃是肯定的,我吃淡,对我来说有点咸。”
“确实,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
秋桐说:“真羡慕你,手巧,脑子灵活,每天都在挣钱。不像我,就是做鞋,给孩子缝缝补补,一分钱赚不到。”
秋桐有三个孩子,两头是闺女,中间是儿子,五口人,就靠王副营一个人的工资。
秋桐娘家穷,只上过两年学,没有多少文化。槐北军分区随军家属多,工作就不好安排,企业要人也是先安排有文化的,像秋桐这种年龄大文化低的就没有什么竞争力。
王副营又是个不争不抢的性子,有工作岗位能承让的性子。
不能开源那就节流,秋桐的日子过的精打细算,还紧紧巴巴的。
“那就自己找点活干,你看现在集市上做小生意的有的是,总能挣个仨瓜俩枣的。”
“万一折本了怎么办?可不敢鼓捣。”
前怕狼后怕虎,不考虑挣钱光考虑折本的人,真的不合适做生意。
秋桐犹豫了一下,问道:“忆安,你多做点,我帮你卖怎么样?”
苏忆安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了,集市就那么大,消费人群就那么多,难道她赚三块钱还得出一块钱雇人卖不成?
“不行吗?”
“也不是不行,我想知道你去哪儿卖。”
“我去市里头,那里有工厂,挣工资的工人也舍得吃,比咱这边好卖。”
对啊,城里人才是消费的最大群体。
苏忆安之前没打算做大,她一个人精力有限,现在多了秋桐,真要是在城里打开了销路,明年她就在城里开店。
现在就当试水了。
苏忆安又跑了一趟食品站,这次她不光要猪头,除了猪大肠之外的猪下水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