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权臣五项特权(2 / 3)

谋晋 石头阿愣 1208 字 10个月前

出警入跸”合称古代权臣五大特权,它们分别代表的意思是:

入朝不趋:古代为了彰显皇室权威,规定所有人在朝见天子时,不能像寻常百姓一样放浪奔跑,也不能在皇帝面前大摇大摆、晃晃悠悠,跟溜街式的慢走,因此规定了文武群臣在上殿的时候只能以一种“趋”的方式觐见,其他方式都不允许,否则视为以下犯上,而且还是个不小的罪过。

“趋”在这里是指小步慢跑的意思,具体模样就是要大臣们稍微弯着点腰踏着小碎步跑,好以此体现出臣子对皇权的尊重,基本上所有的官员们都得这么上朝,甚至普通臣子就连步子迈得大一些,或者步幅慢一些,都会被视为大不敬的举动,稍有不慎就会遭到言官们的弹劾。

而一旦获得了“入朝不趋”的待遇,那么也就意味着权臣可以不用再像其他大臣那样小步慢跑着去觐见了,可以像正常人走路那样无拘无束的上殿,在外逛街啥样,在朝堂之上觐见就可以什么样,大摇大摆的,风风光光的,反正就是能够在皇帝面前无拘无束的走路。x33

剑履上殿:在秦汉时期,普通臣子不管是多大的官多大的权,上殿觐见皇帝时,都必须要脱鞋光脚,那些备受信任的老臣顶多给留双袜子,同时身上的佩剑武器也一定要取下,身上不能带寸铁,以示对皇帝和皇权的尊重,否则会被攻讦有刺王杀驾的嫌疑。

因此顶级权臣获得剑履上殿的特权之后,就可以佩着剑穿着鞋上朝,拥有可以直接对皇帝造成极大杀死的能力和武器。

所以剑履上殿中的“剑”指的是古人挎在身上的宝剑,“履”在古语中的意思是鞋子,因此顾名思义,剑履上殿的意思就是挎着宝剑穿着鞋子上殿觐见皇帝,这也是一项很高的特权了

赞拜不名:赞拜不名也称谒赞不名,当大臣在朝见天子的时候,一般都会被挡在宫门之外,等到皇帝想见谁的时候,就让太监对外大喊:“丞相某某某觐见”,亦或是“大将军某某某觐见”等等。

这是因为古代上朝议政时,因为官员数量很多,皇帝不可能把每个人都记住、记清,因此臣子如果向上奏事,就必须由赞礼官向皇帝通报其官职及姓名才行。

而一旦获得了赞拜不名的特权,太监或赞礼官喊权臣的时候就不能直接提其名字了,只可以提其官职、身份。

因为在古代直呼其名是一件十分不“礼貌”的事情,除非你是别人的上级或者是长辈,否则直呼其名就是一种嘲讽、看不起的意思。

而在宣人觐见的时候不提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