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权臣的必经之路(2 / 3)

谋晋 石头阿愣 1235 字 10个月前

一个崛起的权臣给打压下去,甚至直接斩草除根。

这就是**,**的“政”字怎么写?正反皆是政,不正即反,不反即正,要么一统天下,要么灰飞烟灭,这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屡见不鲜,桓温是穿越者,虽然熟读史书,但是对这么残酷的斗争因为没有亲身经历过,所以反应并没有那么强烈,但是作为桓温势力核心的郗超,因为家族出身的缘故,经历过无数次你死我活的**斗争才成为的顶级门阀,所以自然比桓温更能体会这里的残酷性,况且郗超还是桓温势力的核心人物,在桓温刚刚崛起之时就依附于他,虽然当时还有袁乔,但是因为袁乔自调回朝廷之后就因病去世了,所以当年桓温的两大核心谋臣现在就只剩郗超一个了,郗超自然不希望桓温衰落,所以才会跑到合肥来亲自向桓温说教。

明白利害关系的桓温这才静下心来认真的思考这件事,自己原本以为很小的一件事情,却没想到会有如此大的连锁反应,为了保护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势力,桓温决定向穆帝反击,可是如何反击呢?现在边境烽烟四起,蜀地又有司马勋叛乱,桓温本来就忙的焦头烂额,哪还有心思去思考如何反击穆帝之事。

桓温没有心思去思考,可是郗超有啊,在郗超来合肥之前,早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因为桓温掌握着整个东晋的军事力量,完全可以学当年王敦之法,领兵入京,威逼朝廷;你穆帝不是训斥我嘛?那好,我就以进京谢罪为名,率领大军,浩浩荡荡的武装进京,来一次武装流行,向穆帝、王公大臣、顶级门阀们展示一下自己的实力,这些人大多都是见风使舵之人,当年王敦带兵入京之时的惨状还历历在目,连开国皇帝司马睿都被吓的不敢上朝,最后还是在王导的亲自护送下才上的早朝,但是群臣在王敦的带甲兵士面前谁又敢说王敦的坏话?王敦事件才刚刚过去没有多少年,所以他们自然是不希望再重蹈王敦的覆辙。

这样一来,桓温的权臣地位就基本上巩固下来了。

但是桓温还是有顾虑,王敦当年带兵进京,虽然成功的吓住了晋元帝司马睿,也镇住了群臣,但是也落下了一个千古骂名,桓温不想这样做,他之所以选择掌控朝政,主要还是想为自己北伐扫除后患,毕竟有一帮尸位素餐的人在后面自己啥事也干不成。

但是面对郗超的坚定,桓温也不好再说什么,毕竟若是连郗超都倒戈了,那么桓温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势力就土崩瓦解了,再一个就是郗超向桓温保证只需要带兵进京武装游行一下就行,不需要像王敦一样带着兵士上早朝公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