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立储之争(2 / 3)

谋晋 石头阿愣 1089 字 10个月前

欠安,万一哪一天龙驭归天,皇子又年幼,难以主政,朝内不稳,到时候外敌入侵,皇子年幼又压不住内部,天下再次大乱?谁来支撑局面?”

众人又一阵沉默,看来他们是真的不愿意讨论此事,他们最想干的事就是清淡,淡玄,玄之又玄,对于此等俗事,他们实在不愿意多谈。

于是,散骑常待王坦之说道:“丞相吗,上承天子,下驭百官,此乃丞相之职,自然应当是丞相份内之事了。”

“丞相丞相,难道所有的事都应该让丞相一个人干吗?在座的诸位都是朝廷命官,却只享其禄,不分担其责,难道这是为人臣的道理吗?”瘐冰实在气不过这帮混吃等死的玩意,气呼呼的一**坐了下来。

见众人如此不堪,桓温也有些看不下去了,刚想站起身来说两句,却一把被公主拉住了,公主知道桓温是个中二少年,看不得这等事,又想要强出头,但是现在桓温在朝中并无一官半职,况且还不是士族出身,所以现在不是出头的时候。

桓温明白公主的意思,只得无奈的叹了口气。

见众人不再言语,瘐冰向褚蒜子使了个眼色,褚蒜子心领神会,于是便站起来慢慢的说道:“国家到了如此地步,皇帝的病又久不见好转,皇太后因苏峻之乱驾崩,皇子又年幼,朝廷之事被不该本宫多言,但为了江山社稷计,本宫今日斗胆站出来向诸位提议,还是早日定下储君为好。”

“到底还是把话说出来了。”众人小声的开始议论起来,立储之事,本应该由皇帝自己亲自决定,但当今皇上只有一个幼子,名叫司马丕,年方两岁,在当时那个医疗条件落后的情况下,切不说能不能长到成年,就是借鉴前朝经验,国乱之时立幼君,权力很容易落入后宫及外戚手里,很容易出现动乱。

众人也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是现在立年长的皇子,也就只有琅琊王司马岳血缘最近,司马岳性情温顺,跟众大臣也相安无事,按道理说不应该反对,但是问题出就出在司马岳跟当今皇帝一个妈,都是明穆皇后瘐文君所生。

而瘐文君的弟弟就是瘐冰,也就是说,若是让司马岳登基为帝,那么掌权者依然是瘐冰,众大臣并不是不想参于朝政,也不是不想为天下分扰,只是不想让瘐冰继续掌权而已。

而瘐冰自然是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在朝会上多次提议,众人都不理睬,没有办法,所以才把琅琊王妃搬了出来。

话都已经讲到了这个份上,若是再不表态,可能就真的按照瘐冰的剧本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