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 道法自然(2 / 4)

初唐异案 伊岛甫 1553 字 10个月前

韦后却未必,两人相濡以沫多年,韦后既知自己枕边人心中作何考量,圣人如何又会不知韦后心中是何想法。

打还都长安一事架于朝堂,开始争论起,韦后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两人相处久了就能知晓清楚,凡到耳边做出的第一反应,便是真心实意。而韦后在张柬之、敬晖等五人提出还都长安的第一天上朝后,晚间在枕边说的第一句话便是,“他日在长安登基,还未曾将龙榻焐热,即成了庐陵王,到了那鸟不飞、兽怠走的房州、均州;如今得上苍眷顾怜悯,于神都再登人极,好端端返那伤心地做甚。”

那晚整夜,圣人回了一句“长安终是生身之地,神都之名已为我所改,如今叫东都了”之后,再未合眼。

自此之后,韦后在长安、东都两地的都城归属中,同样举棋不定,时而觉东都处处不尽如意,不如换个去处;时而又感长安的模样在脑中早已模糊,已想不到再返长安的理由了。

这一日她于明堂之上,与武三思百般配合,是真认同张柬之、敬晖等人最初的提议还是另有所图,不言而喻,但她所做的决定,定是对自己有利的。

且韦后心中憧憬武后称帝一事,溢于言表,常言语间,甚能玩笑说出,如若他日自己为女皇——既首位女皇出自神都,自己也应借鉴,留于东都,圣人常于此时一言不发。

在那一日退朝,回到寝宫时,圣人正要试探地问韦后,往翠峰山的意向,没成想先一步走入殿中的她,直接说到,“丘真人素与我难同道,往翠峰山问吉日吉时,我就不去了。”

就在圣人长吁一口气,以为韦后一侧此时终了,却又听得她一句,“静德王、韦巨源或须至老君庙一趟,一他曾为礼部尚书,与真人交集良多,二韦巨源为工部尚书,之后或兴土木、迁百物都需他那工部筹备。”

武三思、韦巨源都为韦后嫡系,两人都往翠峰山去了,回来之后,岂有她不知之事?而韦后已主动声明不去,再当面将她提议之人筛出,就过于折她面子了。ωωw.Bǐqυgétν.net

“汉阳公张柬之为兵变五人之首,又与平阳公敬晖早早初提还都一事,他二人自然要去。”韦后见机行事,自己的计划得逞,便返圣人一个好处。

“敬晖言辞过于粗狂,想真人未必愿与他一处,罢了,只汉阳公往即可,他与真人皆年高,同在一处多有话谈。”圣人也见好就收,“真人颇喜吾弟相王与吾侄雍王,皇后以为如何?”

“相王……好是好,可我听闻他常留于庙内,迟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