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双卿还想继续说上两句,突然想起来关系再是要好,也不适合继续谈男女之间的事情了:“这件事先放在一边,县试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要开考了,别忘了准备好履历。”
考生参加县试,需要填写履历,又叫做亲供。
目的是为了防止科场舞弊,写清楚考生的姓名、年岁、籍贯、体格、以及容貌特征。
赵庆从酸枝木书案上拿出来一张官青纸,交给了贺双卿:“亲供早就写好了,你来看看,是否妥帖。”
由于《水调歌头》和小汴京诗集带来的名声,赵庆考中县试的童生,已经成为了板上钉钉的事情。
不过,临近县试了,赵庆还是有些莫名的紧张。
一是出于习惯,临近科考,任何人都会出现紧张的情绪。
二来,他真正想要的不是一个童生功名,而是这一次县试的第一名案首。
《水调歌头》和小汴京诗集的名声,只能保证他高中了县试的童生,不能保证他成为县试的第一名案首。
贺双卿拿起来亲供,逐字逐句的仔细查看,她已经有了秀才的功名,面对第一次参加科举的赵庆,还是十分的谨慎。
科举考试不比其他事情,不容有任何的怠慢,稍微有一丝松懈,出现了纰漏。
哪怕是姓名少写了一个笔画,都会导致赵庆参加不了本次县试。
纵是有一肚子的学问,只能失魂落魄的回家了。
由于朝廷对于科举徇私舞弊的严查,主考官也就对于科考极为严格,不容许有意思差错。
只要有了任何差错,引起了考生们的不满,就不是考生倒霉了。
主考官轻了丢官免职,重了连脑袋都得搬家。
贺双卿仔细查看完了以后,点了点头:“亲供写的还算是完整,不过有一点得写清楚,曾祖父母的姓名。”
赵庆赶紧拿出来一张官青纸,先是把上一张官青纸上的履历抄写了一遍,随后添加了曾祖父母的姓名。
直到所以的亲供写完了,他又亲自检查了一遍,再次交给了贺双卿:“难怪大姓子弟看不起寒门读书人,先不说官场了,没有熟悉科场的长辈提携,我这一回恐怕要错过县试了。”
贺双卿没有回答,刚才已经勘察出来一处纰漏了,这一回更加认真的看了一遍,直到确认没有任何出错的地方。
她才把官青纸还给了赵庆:“全都对了,亲供没有错漏的地方。”
这句话说完,赵庆贺双卿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