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0章 掀起了滔天巨浪(3 / 4)

的村落为基础,重新选址,建设村子。

当然,这些村子也不是随便建的,都是濯水而建。

所有搬迁的百姓,土地也是重新分配。

平原上的土地,每家按人口分配。

这样一来,本来不多的土地,分配到百姓手中,就没有多少,人均不到一亩。

老百姓手里有了田,都有了希望,积极响应官府号召,搬迁。

也有故土难离的,死赖着不走的。

也好,不搬迁的,就不能享受以后朝廷的一系列惠民补贴。

补贴包括但不限于粮食,食盐,种子,农具等等。

那些不愿意搬迁的百姓一听,这还了得,现在最缺的东西是什么?

这些可都是农民的根本,救命的东西。

朝廷免费发放,不就是搬迁吗?

搬!

不是还能分到田地吗?

以后去县城也近了,不用翻山越岭,走老半天了。

就是地有点少!

老百姓有的含泪搬迁,有的兴高采烈的搬迁,搬过去了,还是同村人,不过是换了个地方生活罢了,时间长了,就习惯了。

重点是搬过去能领取到救济粮,还有物资补贴。

全县百姓大搬迁,可不是随随便便说一句话就行的。

顾铮经过视察,又结合当地的與图,做了详细的规划。

从选址到搬迁,都一步一步计划好了。

现在搬迁还是比较容易的。

重灾之后,很多老百姓的房子都倒塌了,没有倒塌的也成了危房,不能住人了。

后来朝廷来赈灾,大每家都分到了帐篷。

现在搬迁,只需收起帐篷,背起大锅,全家老小就能出发了。

老百姓怀着忐忑不安,陆续搬迁到了衙门指定的地方。

举村搬迁的村子,村长还是由原来村子里的村长继续担任。

有些村子实在没剩下几个人的,就组成杂姓村,大家推举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来担任村长。

登记造册之后,每家都分到了一定数量的田地,还有宅基地。

老百姓暂时先把帐篷搭建在自家的宅基地上。

然后就开始了整理土地,为春耕做准备。

有人欢喜有人愁,以前家里有不少土地的人家,如今这样一分地,家里地少了,就有些抱怨。x33

那些没有地的百姓,一下子每人有了一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