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屠杀?(3 / 5)

好交代。把随县搞得惨一点,声势闹得大一点,给荆州留下一个大大的伤痕,也算是自己等人的功劳。“既然如此,将城中百姓都赶到街道的空地,将所有的粮食和房子木料全都烧掉。”“这样一来,等咱们撤离的时候,看城外的军队进不进来救助百姓。如果他们可以进来,也可以迟滞他们追踪的步伐。”“有什么能带走的,尽量带走。有反抗的百姓可以就地杀掉,但是听话的百姓不许对他们动手。”“城墙坚固,难以破坏,咱们也没这个精力就把房子和木料烧掉。烧掉之后他们势必再建,可以浪费他们更多的物资。”“不要过多的杀伤,毕竟有伤天和,火烧的旺,一吓一吓荆州的叛贼也就算了。”夏侯惇松了口,但是没有做出屠城的命令。这样虽不完全符合这下面副将的提议,但也已经勉强可以接受了。夏侯惇到底还是不想承受这个非议,此时此刻,他也不想再动用过多的脑力,因此就选择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没有人知道这个折中的办法到底是好是坏,对于夏侯惇是否是最好的选择。夏侯惇半真半假的说了这些话,只能任由手下士兵们去领会。烧掉房子肯定会激起百姓的反抗,把这些人杀掉人头拿去充当军功吧。最起码表面上看起来并没有进行屠城。当然,夏侯惇并不是仅仅会屈从于这些压力就盲目的做出决定的人。他之所以不进行屠城,主要还是怕士兵们杀红了眼。出刀容易收刀难,手下的人想的是如何能回去之后减少惩罚,夏侯惇想的是怎样能尽快的安全的逃走。一旦在城中大肆屠杀起来,士兵们情绪激动,一定会引起慌乱。即便是于禁的军法在严,管理再认真,也无法完全的让士兵们听话。组织管理起来十分困难。士兵们的集结将会受到影响,这样的话就会影响他们逃走的速度。杀红眼之后,士兵们的情绪容易激动。而在撤兵的路上,面对敌人的巨大压力,必须要时刻保

ωωw.持警惕和冷静。情绪激动之下,这些士兵们很容易会陷入乱战,或者说情绪崩溃。有时候发动攻击是容易的,但是想要在撤兵的时候保持军队的纪律是困难的。如果平常的时候,于禁还有信心。甚至说不定能将士兵们组织起来,再打一个漂亮的反击仗。但是造成**的士兵们,是无法用理智和严格的军纪去要求的。屠城、**之类的,是将心中的欲望完全放纵,这种完全脑子松懈下来不进行思考的状态,只有在打仗结束之后才可以。但是,他们撤兵的路上,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很显然还是需要动脑子的。越到最后关头越不能放松,所以夏侯惇要将士兵们紧紧的约束起来。免得在撤退的途中再次被敌人追杀的溃散,造成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