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八章 时间跳跃……(2 / 3)

前站,进行关于人才选拔的考试。

董良想先试探性一下,进行传统的文人的选拔。

汉朝的察举制人才选拔政策无疑是进步的,但是这还不够。

野有遗贤,这是很多人放在嘴边的一句话。

董良就需要给他们一个打开上升渠道的机会。

同时面临储备足以统一天下的人才。

但是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先行实验和试探。

而第一步就是先进行文人集团进行提拔。

董良与诸葛亮商议后,将考试公告发布四郡。

以五经为考试范围进行考试。

年后于南昌县进行统一考试,选拔人才。

而诸葛亮将这份方案也送到了刘备那里,刘备自然不反对。

于是扬州四郡在南昌县考试,诸葛亮负责,交州于刘备处考试。

而薛综为何会出现在南昌县?

这正是董良进行的一步利益交换。

将命题的资格分给交州一部分,以表示诚意,帮刘备与士燮之间的利益交换作为砝码。

在交州由士燮与刘熙作为命题考官,进行命题,这对于他们两个的学术界地位是非常了不得的。

刘熙就是薛综的经学师傅。

交州主考官自然是刘备,副主考自然是士燮。

这样交州最大的声望由刘备收入囊中,而士燮自然也获得了很大的江湖地位,大家都高兴。

而豫章四郡也是把薛综要过来,让交州的读书人也分一杯羹。

这也是给士燮面子。

如此一来,选**大量在野的人才,可以充实**的人才储备,又冲散稀释了**中士族势力的成分。

要不然就这些工作诸葛亮庞统完全可以干完,根本用不着士燮。

不过士燮本身就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又精研春秋,他对于获得这样的殊荣自身意愿也是比较强烈。

如此一来宾尽主欢大家都高兴也有利于地方的稳固。

由于是第一次进行这种科举考试,一切还不成熟,而董良又焦急的要在过年前就下发通知公告。

一定要在第一季粮食收割前,让这些人才正式上岗。

各地人才得到通知的,怀才不遇的,自命不凡的,才华横溢的,都连年也不过了,急匆匆得到了通知就开始往南昌县赶。

各地官府也收到了命令,而且诸葛亮承诺,凡是参与考试得到录取的的